此話一出,幾個元老大臣都沉默了,不過卻只糾結了片刻,便咬著牙同意了。
誰讓現在只有他一個人有資格繼承皇位呢?
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若是有人趁此時機興風作浪引起國之動盪那可就糟糕了,登基一事必須儘早落定!
而皇甫雨澤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所以才肆無忌憚,倒不是他刻意想拿喬,只是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相比那個陌生的不知用多少鮮血亡靈鑄成的皇宮,他還是比較喜歡自己住了這麼多年的王宮。
尤其這裡還有他和他家娘子共同生活過的痕跡和美好記憶,至於那個留有皇甫冉楓氣息的骯髒宮殿,他可是敬謝不敏。
於是,接下來的一段日子,從京城到王都這段路幾乎都要人滿為患造成堵塞了,趕路的人們那是有苦難言。
一般人搬家都很麻煩了,何況還是這些權貴?
瞧那一輛輛的馬車,一口口巨大的箱子,一戶人家拖個幾十車那都算是“貧窮戶”!
而那一輛輛豪華馬車裡坐的基本上都是權貴們的妻妾,妻妾多,相對的子嗣也就多了,是以這麼些個馬車倒還真不算個什麼。至於一些沒有分家的,一二三四五房全在一起的,那排場可就更加駭人了。
這還不算什麼,除了必須要跟著搬家的文武百官以外,其中還夾雜著不少富商,那一車一車的,可一點也不必權貴們差。
什麼?說他們閒得蛋疼?!
商人靠什麼養家?還不是靠做生意嘛!
做生意誰的錢最好賺?當然是權貴了!
權貴們都走了,他們還留著幹嘛?
一國之都之所以繁華,還不是靠這些人帶動起來的?正是因為有了大批權貴的存在,所以才會有很多商人湧向京城,而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商人的各種投資,所以才會吸引來很多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在那裡安家落戶······
如此一個良性迴圈,才造就了京城的繁華。
而如今,這風向顯然是變了,王都,才是他們以後革命發展的地方。
這倒不是說他們就完全棄了京城那塊肥肉,只不過是將重心轉移了而已,畢竟京城好歹有那麼多年的根基擺在那兒呢,繁榮昌盛是一定的了。
而因為要遷徙帝都一事,皇甫冉楓也就只能早早下葬了,雖然按規定是要守孝三個月沒錯,可總不能因為這個就將他的靈柩也拖來王都吧?皇陵可還在京城呢,這拖來拖去的好玩兒不成?那不是存心吵著死者不能安息嘛!
是以當皇甫雨澤說要將他提早下葬時,也不曾有誰反對,事情的輕重大部分人還是能分得清的,尤其皇甫雨澤和皇甫冉楓不合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現在他們哪敢為了一個死去的人去觸皇甫雨澤這個新皇的眉頭?
唯一引起爭議的,也就是皇甫冉楓的那些后妃了,因為其中大部分人都與這些官員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是以別管是真心為了自家人著想,還是有別的什麼小算盤,他們都希望皇甫雨澤能將那些女人接進王宮來。
只可惜,皇甫雨澤好不容易才為他心愛的女人清理出了一方淨土,如何能允許那些女人再來將這裡玷汙?
雖然她如今不在這裡,但他還是會遵守諾言--溺水三千隻取一瓢,這方淨土,他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為她守住,等她回來!
於是,皇甫雨澤不顧眾人反對,毅然要將那些女人送到皇陵去為皇甫冉楓守靈。
進了皇陵的,一般都不可能再有機會出來了,也就是說,那些年輕的女人必須忍受孤單寂寞老死在那裡!
眾官員如何能同意?紛紛聯名上書請求皇甫雨澤收回成命,甚至不惜集體跪在大殿前企圖以這種方法來逼迫他就範。
可惜皇甫雨澤不是一般人,對他們這種行為愣是視而不見,態度堅決完全不容一絲商量的餘地。
眾人縱是急也沒辦法,人家說了,他這是按老祖宗定下的規矩辦事呢,看在他們的份上已經很留情面了,歷史上並非沒有殉葬一說!
此話一出,眾人那臉色是齊齊變了,再加上他們也意識到了皇甫雨澤是真的下定決心了,不禁就更加動搖了起來。
最關鍵的是,皇甫雨澤的封地本就是一個小諸侯國,文武百官的設定與正常帝國無異,也就是說,現如今朝堂上每個職位都是雙份兒了,其中必有一份要削除!
這一發現,無疑讓京城來的官員們提心吊膽夜不能寐。
封地的官員可都是皇甫雨澤親自挑選任命的,跟了他這麼多年,無論是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