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寶藍色團雲紋袍子……怎麼才發覺他們祖孫怎麼會如此的像?
待乾隆走了,瑩琇在暖閣裡和蘭馨說了會兒話,命人去尚書房給諸位阿哥送了點心。又閒坐了打了一回棋譜,高無庸就過來回話說乾隆前邊事情差不多了,請瑩琇一道移駕長春宮小戲臺。
瑩琇起了身,挑了一件大紅色金玉滿堂紋樣鑲墨色蝴蝶紋邊的旗袍,襟口掛了珍珠手串。梳了兩把頭,發上簪了金鳳朝陽簪,又斜插了一隻雲紋鏤金簪,一面戴了點翠蝴蝶耳挖簪。
容嬤嬤看了笑道:“奴婢倒覺得娘娘如今這穿戴打扮跟往常也不一樣了,倒是更年輕了似的。”
瑩琇一面指了對牡丹紋鏨金指甲套,一面道:“我都快四十了人了,還說什麼年輕?沒得叫人笑話死呢。”
見穿戴齊整了,又照了照鏡子,方接過錦瀾遞上來的紫貂長毛斗篷披了,移駕到停在外頭的肩輿裡。
到了長春宮小戲臺的時候,除了乾隆旁人早已到了,呼啦啦跪了一地給她請安。瑩琇離老遠就看見了恪靖公主,忙福了一福,“六姑安好?身上可爽利?”說著攙了恪靖公主先在暖閣裡安了座,向高無庸問道:“皇上呢?可還是要等一等?”
高無庸忙陪笑道:“萬歲爺說了,不愛看加官戲,說讓這邊先演著,爺過會子再來。”
瑩琇點點頭,接過戲單,先讓與了恪靖公主,恪靖公主與她推辭一番,見她執意不點,只得自己先點了出《勸善金科》後給了瑩琇,瑩琇看了見仍是《滿床笏》、《勸善金科》、《昇平寶筏》、《如意寶冊》、《平陵會》、《火燒紅蓮寺》、《王祥臥魚》之類的吉祥熱鬧戲,後頭還有幾齣武戲,自己興致也就淡淡的,掃到一旁站著的和敬、和婉兩位公主,遂點了出《滿床笏》,便命純貴妃、舒妃、令妃點。
眾人點好了戲,南府外學的總管王毅便悄悄蹭到了高無庸跟前:“爺,今兒來了這麼些主子,奴才是一定要下場子的,只求爺早些把主子們的戲單賜下來,讓奴才好有個準備不是。”
高無庸順手遞來一張紙,王毅看了,見是帽子戲《滿床笏》、接下來是《勸善金科》、《挑滑車》、《平陵會》、《昇平寶筏》。忙道:“這都是常演的戲,並沒什麼難的。只是……我的爺!這《挑滑車》說的是宋金交戰,於國體不合啊!恐要犯皇上的忌諱……老實說,這出大武生的看家戲就純粹是列在單子上為了好看的,打從列在這單子上起就沒人點過。我的天爺,今兒這是怎麼了?竟點了這出戏,這要是惹惱了主子,不是小人頭上吃飯的傢伙事兒麼!”
高無庸瞅了那戲單皺眉道:“這要是旁人點的也好說,我做主也就裁了,可這是還珠格格點的。如今萬歲爺正疼著,你只管演吧,萬一萬歲爺惱了,橫豎有她擔待著,不用你他孃的操這份兒閒心——得了,就這樣兒。”說罷便匆匆去了。
第十八章 滿床笏
等上了位分的都點了戲,瑩琇叫過高無庸道:“既是皇上不愛加官戲,那這邊就先開戲吧。先演著加官,看著等著吧。”
“嗻。”
她這一說,眾人肅然,分了昭穆坐下。瑩琇自奉了恪靖公主在暖閣大玻璃窗戶前正中並排的三把雕花太師椅中揀下首的坐了,蘭馨在她身邊設繡墩陪坐。純貴妃、舒妃、依次坐了,令妃帶了小燕子在後頭打橫兒陪著,再往外就是一些嬪、貴人和夫家官高爵顯的外命婦。
鑼鼓一響,已經開始。加官戲自來是烏煙瘴氣熱熱鬧鬧的,待演到第二場《滿床笏》的時候已經安靜了些。等演到汾陽王郭子儀七子八婿過府拜壽,堆笏滿床,蘭馨不禁嘆道:“皇額娘,像汾陽王郭子儀這樣富貴壽考七子八婿滿堂恩澤,可真是世間少有呢!”
瑩琇笑道:“我的兒!要不說這都是戲呢!何必當真?焉知這郭子儀也未必不是如履薄冰的約束子弟呢?聖天子之恩,給一次他就要謹慎一次,所以才有汾陽王‘綁子上殿’。不倨、不傲,這點子上郭子儀倒是個看得明白的。”
“皇后這話說的對路!愈是天子加恩愈要謹慎,才得‘富貴壽考’、君臣相安、天下太平!”
一回頭見是乾隆不知什麼時候悄聲站在後頭,眾人留神看戲,竟都沒瞧見。忙紛紛跪下請安,臺上的戲子也都跪下磕頭。乾隆挽了恪靖公主和瑩琇的手坐下,對高無庸道:“跟前頭說,該怎麼演怎麼演。”高無庸答應一聲,自去傳旨。
瑩琇一面安排給乾隆奉茶,一面笑道:“皇上越發的能嚇人了,唬的我也嚇了一跳。”
戲又開演,已是演到了諸皇親國戚過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