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乘了肩輿到神武門下來,就看見傅恆和扎克丹站在一輛藍圍子馬車跟前兒。
傅恆和扎克丹見他二人過來,忙給他們請安:“奴才恭請主子聖安,主子娘娘千歲金安。”
康熙擺擺手,“起來吧。”說著就扶著瑩琇上車。
瑩琇左右看了一回,道:“春和(注:傅恆的字)?此行就你們倆護著主子?”
康熙聽罷不覺一笑:“哪兒能啊!我的管家娘子!傅恆和扎克丹一個是管家,一個是長隨,其他還有十幾個一等侍衛扮了路人跟在咱們馬車後頭,傅恆還從善撲營挑了幾十個校尉遠遠在尾隨,每個人都配了鳥銃。你當唱戲不成?皇帝只帶倆人兒出宮?”
瑩琇笑道:“我不過也就是白囑咐罷了。春和公自然是細心的,就是您願意白龍魚服,他這個領侍衛內大臣也必然要駁了您!”
“行啦!夫人上車吧!天兒怪冷的,看凍著!”攙了瑩琇上了馬車。
傅恆看著這夫妻倆也是一陣發愣,暗想:若是姐姐不那麼早……哎……
他們也不是急著趕路的,大早起來,直到快晌午了才到香山東麓的臥佛寺。康熙和瑩琇在山道走著,說道:“這西山晴雪早就入了燕山十景,瑩……夫人所見呢?”
瑩琇嘆道:“‘素採分林明曉日,寒光出壑映晴霄。’恰好託了前兒一陣鵝毛大雪的福,今兒也是咱們來得巧,大雪初霽,凝華積素,千巖萬壑,白雪皚皚,玉樹瓊枝,果然是一副天然的好顏色!”
康熙笑著拉著瑩琇的手:“夫人好才華!這寺中還有一處妙景,三世佛殿前,尚有兩株娑羅樹,待咱們上了香,我去帶夫人看來。”
待過了山門,康熙湊到瑩琇耳邊道:“認出來了麼?那‘十方普覺寺’可是老四的手筆!”
“哦?真的?”
瑩琇轉過身,重新看了看牌坊上的“十方普覺寺”的“寺”字之後落款,“圓明居士於雍正十二年。”可不正是胤禛一手流暢和美的董體字。當下就溼了眼眶,“您可是眼尖呢!”
康熙笑道:“日日看日日看的,閉著眼怕也能認出!”挽了瑩琇的手在大雄寶殿中拈香,跪下雙手合十的磕頭還了願才起身,轉身出來,向在殿外伺候的傅恆、扎克丹笑道:“你們用不用進去拜拜?”
傅恆忙道:“奴才伺候老爺夫人就是,不必進去了。”
繞到三世佛殿前,瑩琇看見那株娑羅樹不禁一驚:“呦!怕是幾個男人圍著都抱不過來呢!真是奇了,這娑羅樹在北方也能長這麼好,可不是佛祖庇佑麼?”
“到了夏天,這樹還能開花,花開之時如玉塔倒懸,到時候朕……我再偕了夫人來看,可好?”
瑩琇笑道:“可是有勞老爺了。”
第四十二章 龍源樓
康熙又陪著瑩琇一道遊覽了閬風亭朝陽洞,穿過靜翠湖就到了自己在香山的行宮“靜宜園”。
“主子,今兒天色也晚了,再走山道回去也不相宜,怕也要勞累夫人,不如在山上宿下吧。住別處也不易關防,若是此時再去圓明園也稍有些晚,依奴才看靜宜園就很好,善撲營常年有人在這兒駐紮的,打從主子說要來和夫人一同上香,奴才就命這兒準備好了,太監宮女也都是齊全的,不敢比大內,比旁的地方還是要舒適的。”
康熙笑道:“好你個傅恆啊!你是引著朕來靜宜園的不成?也罷,就這兒吧!”
瑩琇是第一次來這個“靜宜園”的,見這裡自是不如暢春園和避暑山莊宏大,但是流觴曲水,自有一番精緻。
康熙好像看出的她眼中的意思,說道:“玉泉山的靜明園,香山的靜宜園,萬壽山的清漪園皆是依山而建,有山有水,仿江南勝景,只是每處所重不大相同。靜宜園地勢最高,丘壑起伏,林木繁茂,景色反而更樸質些,是觀山中美景的佳所;靜明園在玉泉山,玉峰塔影、裂帛湖光,水是極好的;清漪園山水不及,雕琢更甚——”
“總之,碧桃翠柳各有各的好?!”
又因才從寺中出來,瑩琇又吩咐了靜宜園的掌園太監,晚間只烹些齋菜即可,那太監尋常見不到帝后二人,忙諾諾應聲去了。
晚上瑩琇躺在床上,閉著眼睛,頭枕著胳膊輕聲道:“您知道麼?我今天真高興……”
康熙捏了捏她的鼻頭:“怎麼?往日就不高興麼?”
瑩琇輕輕吐出一口氣:“打您過來之後,往日……也高興,只不過,都不似今天這般高興。像夫妻,像上輩子您在承德帶著我‘微服私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