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2 / 3)

小說:霸權背後 作者:幽雨

有密切聯絡。

全國共和黨遺產集團委員會各民族共和黨俱樂部的聯合組織,在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的監督下運作。20世紀50年代,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和理查德·尼克松的競選戰略之一是指責*黨人對共產主義過於軟弱。解放東歐成為當時共和黨競選的重要內容。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成立了相應的種族組織。�

在整個冷戰時期,美國安全委員會是宣傳和遊說的核心,支援軍事工業複合體,支援國家戰時經濟和國家安全機構在美國的中心地位。他們委婉地將其稱為“保護自由企業體系”。這對1945年後美國永久性國家安全狀態的形成起了決定性作用。

新軍事工業複合體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前蘇聯解體後,需要新的結構來推進同樣的全球霸權——美國世紀——的宏大計劃。

1999年,按照對《外政策焦點》的說法:“軍事工業複合體不會隨著冷戰的結束而消失。它只不過是重構自身。”“作為克林頓政府鼓勵和資助下的軍事工業複合體快速併購的結果,三大武器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和雷聲公司,現在每年總共接到五角大樓300億美元的合同。這意味著國防部花在從步槍到火箭上的所有經費中,每4美元就有1美元進了這三家公司的腰包。”

1999年,克林頓政府的五年防務預算計劃要求武器裝備採購費增加50%,這意味著到2003年,每年裝備採購費用從440億美元上升到超過630億美元。此外,軍火工業發動了“協調一致的遊說戰役,目標是提高軍費和擴大對外武器出口。這些動議的目的是瓜分利益,而不是出自在冷戰後時代怎樣最好地保衛美國的客觀評估”。�

在為2003年3月號《商業2�0》雜誌撰寫的文章中,伊恩·蒙特、戴維·弗裡德曼和馬修·梅爾提到了當時的“新軍事工業複合體”。他們提出:“這場戰鬥的性質與世人所能知道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2001~2002年阿富汗人見識了最新一代高技術武器,但也僅僅是見識了一下而已。協同行動的美軍部隊所發動的重要攻勢,將充分展示美國進行更快、更輕便、更高明的戰爭的軍事思想——在這種戰鬥中先進技術成為美軍部隊最致命的武器。五角大樓把這種軍事思想稱為“軍事領域革命”(RMA)。其原因可能不僅因為五角大樓有新思維,也因為美國各大防務承包商所發生的微妙變化。在建造新型高技術武器裝備的同時,美國也創造了新的軍事工業複合體。

“在軍事開支問題上,由國會、五角大樓和防務承包商形成的傳統鐵三角聯合起來推動昂貴的武器裝備,這並不是新鮮事。”�

然而,五角大樓的軍事領域革命,決不是對同一個軍事戰略換了個更聰明的新詞而已,它是一個使美國有能力完全控制地球上所有國家、所有潛在競爭者的戰略。它是美國全方位主導、在新千年裡建立“新美國世紀”的藍圖。

這項戰略的指導者是一個隱士般的五角大樓長遠戰爭政策計劃人員——安德魯·馬歇爾,令人驚訝的是他已年屆85歲,仍被外界視為不可捉摸。他在五角大樓裡的綽號來自好萊塢電影《星球大戰》裡的“尤達”——一個神秘而有些異想天開的角色,絕地武士秩序的操縱者。他手下有大批絕地武士,有些是華盛頓最有權勢的人,其中包括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和迪克·切尼。

註釋

� Dwight D� Eisenhower; Farewell Speech; 17 January 1961 in 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Dwight D� Eisenhower; p� 1035 1040�

� Russ Bellant; Old Nazis; the New Right; and the Republican Party: The American Security Council – ‘The Cold War Campus: The Heart of the MilitaryIndustrial plex;’ cited in �sourcewatch�org�

� Ibid�

� MilitaryIndustrial plex Revisited; in �fpif�org/papers/micr/introduction_body�htm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