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喬想起第一次與張明參加京城黑市拍賣的場景,聽到青釭劍這三個字,不由得笑起來:“老弟!怎麼又在打曹操的注意?怎麼感覺和京城喬三兒呂嗣他們一樣重口味?”
張明呵呵一笑:“呂嗣那幫人可以把雜七雜八的東西說成是曹操墓和秦始皇陵出土,我可比不過人家。不過這青釭劍,我還真有點懷疑。喬哥您聽我慢慢解釋!”
今年上半年,張明在江城忙組建醫院的時候,偶然在網上一處刀劍收藏論壇上注意到一個帖子,裡面有一組破舊殘鏽的寶劍照片,求大家品鑑。
當時帖子上背景文字資料不齊,圖片不清,回帖的寥寥無幾。但是張明是個喜歡挖墳的人,剛好那段時間正在不停想著古代兵器蘊含暴虐之氣,所以多關注了兩眼,點了一下樓主的資料,竟然發現樓主半年前回復的一個閒聊帖子,說他喜歡抽本地的溪玉煙。這下張明思維發散出來,心情有點激動,於是私聊了樓主,最後總算是清楚了,此人是南雲省溪玉市蹬江縣人,這把劍是翻新家中老屋所得。
說激動,是因為曹操青釭劍的傳說。《三國演義》裡曹操有兩把寶劍,一把名為倚天劍,自己攜帶,一把名為青釭劍,賜給了夏侯恩,後來被趙雲在長坂坡殺死夏侯恩獲得,單騎救少主,就是使用青釭劍和自己長槍殺敵突出重圍。
小說創作源於生活,但是高於生活。史料記載中沒有詳細記錄倚天和青釭,但是一切皆有可能,誰就能保證它們並不存在呢?漢朝的冶煉鋼鐵技術在吸收了西域精絕渠勒的鍊鋼心的後,開始打造百鍊鋼。史料記載曹操有百鍊利器五把,孫權有一把名為百鍊的寶刀,劉備更是大手筆,命令蒲元造寶刀五千把,刻有“七十二煉”字樣。如此說來,倚天劍和青釭劍的傳說,也許是真的,至少在冶煉鋼鐵技術上已經成熟。
傳說中趙雲將青釭劍作為嫁妝送給關羽的女兒關銀屏,而關銀屏嫁到南雲蹬江縣,隨夫君與南蠻征戰,死後也葬在當地,陪葬物就有這把青釭劍,不過可惜被盜,遺失在民間,從此下落不明。
張明和發帖人聊的不多,連聯絡方式都沒要到,就這樣了無音信了。一直到央視的鑑寶比賽在全國火爆播出,影響力巨大,那位發帖人再次出現在論壇中,詢問了一件關於地下拍賣會的事情,張明迅速聯絡上發帖人,得知他會在雪頓節期間帶著這把殘劍到薩拉,有位朋友介紹了文物販子想收購,張明表示自己也會去薩拉,希望能單獨看看這把殘劍。
挑選薩拉,而且是雪頓節期間,就是為了掩人耳目。全國各地的遊客一窩蜂的進藏,再潮水般一鬨而散,既方便收貨,也方便出貨。雪頓節期間遊客辦理簽證去印度或者尼泊爾旅行很方便,只要到了尼泊爾,鬆懈的海關和邊防完全防不住國內古玩被偷運出國,也擋不住印度佛教文物入藏,所以不少文物販子都盯住了這個時段,在薩拉舉辦地下拍賣會,很多民間藏寶人也會帶著藏品來薩拉碰運氣。
祝喬問道:“難道前幾天你不在的時候已經聯絡上賣家了?”
張明搖搖頭:“那幾天有事,而且賣家電話打不通,沒能聯絡上。這幾天我們在八角街淘寶,你們是興高采烈的挑選東西,其實我已經和一家文物商販暗地聯絡上了,今天晚上就可以參加一場內部交易會,我想把那件釋迦牟尼佛像拿出來交易!”
參加黑市拍賣兩人不是第一次了,在酒店休息好,到了晚上有人敲門帶路,很快就來到一處藏民宅中。
本以為都是當地藏民文物販子,沒想到大部分都是內地人,幸好張明做了偽裝,穿著普通藏族服飾,臉上貼著大鬍子,張口就是流利的藏語,除了動作和習俗不同,就和一個藏民沒什麼差異。這麼偽裝也是沒辦法,否則一個不小心被人認出來,那還怎麼玩?
為了不引人注意,出價叫價都是祝喬出面,張明只負責鑑定和估價。這是一場小圈子內的業內交易會,主要是為了第二天晚上地下黑市做準備。有些人是交易套現,籌集資金準備第二天競買,有些人是臨時變卦,想提前出手拍賣品,張明他們純粹是過來打探訊息碰運氣,萬一今天青釭劍被拿出交易,說什麼也要拿下。
由於沒發現目標,張明示意祝喬將釋迦牟尼的佛像價格喊到500萬,引起眾人不滿,這個價格完全是天價,祝喬這麼喊是一點誠意也沒有。張明不慌不忙,繼續拿出兩件精美的天珠和唐卡,用市場價出手,算是堵上悠悠之口。
除了交易實物,還有情報資訊交易。地下拍賣的壓軸重寶沒有透露出來,舉辦方是藏西本地的大文物商人,勢力和影響力很大,吸引到的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