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子了,不過女孩子好打扮,裙子不嫌多。
她從櫥櫃裡翻出來給大丫套上,這種款式是甄臻按照後世的衣服畫的,帶波浪邊,下襬還有點蓬蓬的,穿起來跟小公主似的。
大丫被她養了幾個月,氣質脫胎換骨,每天戴頭花,穿漂亮的小裙子,哪裡還有以前的影子?
每天出去都有一堆小男生圍著她。
甄臻煮了兩個雞蛋,一個給大丫一個給二丫,又替三娃衝了一杯奶粉。
焦蕙蘭的鍋底還沒滅,甄臻就用火鉗子串了兩根玉米放進鍋底烤。
烤熟的玉米就跟大丫倆人揪著吃。
沒幾日,甄二哥一家就帶著露露上門來做客了,或許是知道了甄臻交住院費的事,他們對甄臻的熱情真誠了不少。
甄二嫂進門時,焦蕙蘭正在蒸饅頭,她擼起衣袖幫著焦蕙蘭一起弄。
王玲也拿起掃帚幫甄臻打掃衛生,不像做客的,倒像是來搞家政的。
甄臻哭笑不得,去後院摘了八個西紅柿,五根黃瓜過來,又把家裡僅剩的一個西瓜放進井水裡冰著。
冰好後把西瓜切來,這冰涼甘甜的大西瓜,正好解渴,把甄向陽幾人吃得一臉滿足。
甄二哥許久沒上門,打量著孟家的瓦房,這屋子蓋的氣派不說,還收拾得很整潔,一點不像農家院子,他有些意外。
“小妹,沒想到你房子蓋的這麼好,二哥當時該上門幫忙的。”
“村裡來了二十多人,二哥你來也幫不上忙,”甄臻遞給他一瓣西瓜,“都是用大國爹的身故補貼蓋的,二哥,要不是沒辦法,我也不願意動這筆錢。可是我兒子多,眼看著孫子孫女越來越多,家裡實在沒房子住,只能對不起大國爹了。”
甄二哥道:
“人活著時對他好就行,死後搞這些都是虛的,你這麼做是對的,二哥支援你。”
王玲也沒想到小姑家日子過這麼好,還偷偷對甄二嫂說:
“不年不節的,包這麼多饅頭,還包了不少肉包子,聽大丫說她家天天吃肉呢。”
甄二嫂也覺得稀奇,小妹變化太大,讓她不敢認。
不過眼下的小妹以真心待他們,他們也會報以真心的。
甄向陽還叫露露來給甄臻道謝。
“謝謝姑奶奶。”
甄臻笑著去屋裡給她抓了一把糖,“不用謝,跟大丫玩吧!”
露露看了看王玲,等王玲點頭,才高興地裝著糖走了。
甄臻知道他們家日子不大好過,特地留他們吃了晚飯。
做的是大受好評的紅燒肉、排骨燉蘿蔔、麻婆豆腐、燒茄子,主食是白饅頭,喝的是玉米稀飯。
這一頓飯把甄二哥一家吃的很是滿足。
他們一家很久沒吃一頓飽飯了。
孟大國看到他們就想起去年自己家,要不是娘會過日子,家裡怎麼會越過越好?
現在天天吃肉吃白麵饅頭,再想起以前的日子,總覺得跟做夢似的。
趁著天氣好,甄臻把家裡的被子都拿出來曬曬,曬好後捆好放進櫃子裡,放一點樟腦丸燻蟲子。
秋冬的衣服和大國爹的舊書都拿出翻曬了一下。
翻一本舊書時,從書裡掉出來一張郵票,甄臻拿起來一看,莫名就覺得有點眼熟。
這郵票怎麼那麼眼熟?倒有點像後世拍賣出高價的什麼一片紅郵票。
她使勁研究了郵票上的地圖,因為地圖太小,看了半天都沒看出個道道來,這年頭的郵票都是紅色內容,畫風很像,不好辨認。
不過還是把郵票夾在書裡扔進了空間,打算先存著再說。
就算她認錯了,可這年代的普通郵票,以後也能賣出高價的。
次日下了一場雨,雨停後是個難得涼爽的天氣,山風縷縷送拂,甄臻躲在樹下乘涼,一邊給大丫補衣服,一邊跟幾個老孃們討論毛線的織法。
張翠花新學了一種打毛衣的方式,沒兩天就把全村女人都教會了,眼下就差甄臻沒學了。
孟老大家的張巧紅過來喊她,“嬸子,孟麗回來了,我娘叫你過去看看。”
孟麗的事村裡人都有所耳聞,倒不是甄臻說的,孟麗經常往孃家跑,每次回來臉色都不對,想瞞也瞞不了。
甄臻放下針線筐,臨走前不忘交代張翠花:
“你幫我織兩扣,幫我把這一行給織完,但不許多織。”
張翠花撇撇嘴,“誰稀得給你織,就你這打毛線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