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辣椒麵、大蒜生薑、蘋果梨備好了嗎?”
“都給您備著呢。”焦蕙蘭就笑,婆婆真是點子多,什麼都會做。
甄臻笑著坐下,拿木桶有條不紊地做辣白菜,可別說她做出來的辣白菜味道十足,焦蕙蘭嚐了一口就覺得很下飯,冬天吃這個真是相當不錯的。
白菜和酸菜醃好了,焦蕙蘭想灌香腸。
甄臻沒讓,開春時有一批香腸叫老鼠給啃了。
老鼠忒可惡,這啃一口那啃一口的,把好好的香腸給糟蹋了。
她打算等過年前再灌,這還沒到臘月呢,急什麼,有的是時間準備呢。
但過冬的衣服得準備好了,去年給大丫做的棉襖還能穿,今年又給大丫做了兩件棉襖,兩件棉褲,兩雙棉鞋,又織了一頂帽子一條毛線褲。
二丫還不會走路,也給做了兩身。
三娃兩身,空間裡不用的毯子拿了一個出來,剪剪下切,做了兩個蓋毯,天冷時包在衣服外面抱著,比什麼都保暖。
給焦蕙蘭和陶愛紅各做了一身衣服,別看陶愛紅平常嘀嘀咕咕的樣子,一到有好處佔時,那是比誰都高興,穿著新衣服站在鏡子前美了好幾天呢。
去年結婚時甄臻給她做的三身衣服,孃家都給她扣下了,說是要給她哥娶老婆用,平時她不如焦蕙蘭勤快,人又作,一件新衣服沒混到,要不是甄臻給她做件新的,只怕要穿舊衣服過年呢。
甄臻又給孟二勇織了一件毛衣,孟二勇盼了一年可算給等到了,喜滋滋地摸著胸口對孟大國炫耀,說這新衣服穿起來就是舒坦,可把孟大國氣的不輕。
她沒給自己準備,倒不是捨己為人,主要是不想被這年代的審美給同化,這是她最後的底線了。
她穿來前才25歲,忽然要她穿三四十歲的衣服,她怎麼高興的起來?
誰知焦蕙蘭當晚就給她拿了件紅色的大花棉襖出來,還非要甄臻給套上,又一臉得意地拿了一雙大紅色的毛線棉鞋出來。
“娘,這是我給您做的,可比苟子娘和翠花嬸那棉襖好多了,保管您出去時把她們給壓下去。”孟大國說。
倆人強行幫甄臻給套上了。
甄臻望著鏡子中的自己,簡直無語凝噎。
蒼天啊!大地啊!一下子從回村前變成回村後了。
她不得不穿著帶兒媳出去顯擺了一圈,還得裝出滿意的模樣,誰問起這衣服都要誇兩句兒子兒媳孝順。
這衣服可叫張翠花和苟子娘羨慕壞了,一個說時尚,一個說潮流,誇得焦蕙蘭徹底迷失自我,揚言要再給婆婆做幾件,被甄臻給攔下了。
顯擺完,回家後甄臻就把衣服脫下來,整整齊齊疊好放入櫃子裡。
孟大國問:“娘,新衣服您怎麼不穿呀?”
甄臻笑容滿滿:
“你和蕙蘭給娘做這麼好的衣服,娘一時間覺得不真實,這衣服真好啊!又保暖又好看,娘怕把新衣服給穿壞了,還是脫下來留過年走親戚再穿。”
孟大國就給焦蕙蘭使了眼色,回房後就誇上了:
“還是你瞭解娘,做的衣服真好看,那老棉鞋也不錯,看把娘高興的!”
焦蕙蘭叫他誇得不好意思,好在給婆婆送禮這事沒給辦砸了,也不枉婆婆對她這麼好。
甄臻以為這事就過去了,誰知孟二勇知道後,直怪陶愛紅不會做人,攛掇她去買一件更時尚的。
陶愛紅當然不情願了,這沒分家她手裡也沒幾個錢,還指望買零嘴吃呢。
但這事要是不辦,說出去實在沒面子。
於是,甄臻又多了一件比那件還紅還花的大棉襖,可叫她咬牙切齒了好一陣子。
次日飯桌上,甄臻又開始抒情了:
“老頭子。”
這話是對著天上說的,抒情物件卻是坐在飯桌前的一家老小。
“雖然你不在了,但我兒子兒媳孝順啊!大國蕙蘭對我好,給我買了件大紅棉襖,二勇和愛紅也體貼,買的衣服件件都好看啊!我甄桂芝何德何能,有這麼好的兒子兒媳哦!”
一番話把幾人說的熱淚盈眶,就連一向不作不高興的陶愛紅也鼻子發酸,被婆婆說的不好意思了。
“娘,您吃豬肉。”
“娘,您吃南瓜。”
“阿奶吃燉雞蛋,大丫的燉雞蛋都給阿奶吃。”
一家人紛紛給她夾菜。
甄臻抹著眼角莫須有的淚,笑納了。
眼看著白菜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