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這上學果然讓人孤寡,不過給孟華說親的人還是挺多的,那可不止趙美蘭惦記,壩頭村的人本著肥水不外流的原則,恨不得叫孟華原地結婚。
就連李德成他媳婦都沒忍住,想把自己小閨女說給孟華。
李德成就這一個閨女,當眼珠子一樣疼,擱以前他都看不上孟華。
雖說孟華他爹是個烈士,可名聲又不能吃,說到底結婚過日子看的是家底,是男方父母的為人。
這一大家子,老的老少的少的,就靠孟大國和孟二勇種地賺工分,那日子過得可想而知了。
再說甄桂芝惡名在外,有腦子的人都不會把女兒嫁過來。
可現在不一樣了,甄桂芝的惡名早就洗刷乾淨了。
孟家過得有多好,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整天吃肉吃麵,每晚那煙囪裡的香味就沒停過,誰不想送女兒來吃香喝辣的?
李德成媳婦就動了這樣的心思。
孟華又是大學生,閨女要是能嫁給孟華,保不齊以後就是官太太了,這可太威風了!
李德成是個要臉的,不許他媳婦去孟家說這事,李德成媳婦沒聽,就來跟甄臻打聽。
甄臻只好說:“孩子還小,不著急找物件。”
“這都二十了吧?還小呢?大國二十都有孩子了。”
甄臻笑笑:“上學的人結婚晚,二十歲那還是半大的孩子。孟華是農村出去的,家裡負擔重,畢業後要找個好單位,拿到房子再結婚,不得要五六年?現在談婚論嫁還太早了。”
李德成媳婦也不好說她家姑娘可以先跟去京城,慢慢熬著,只要孟華不做那負心漢,等幾年也沒什麼。
可這話說的好像她家閨女多著急嫁似的,她實在說不出口。
李德成媳婦乾笑:“你家孟華還準備留在京城呢?”
“沒跟他聊起過這事,但應該是大差不離的,誰家不想孩子往上走呢?”
李德成媳婦點頭,就有點感慨,孟華是她看著長大的,以後孟華留在京城,就很少回來了,慢慢的這感情就淡。
“那戶口怎麼解決?”
“他畢業後學校給轉的。”
這年頭戶口卡的可比後世嚴多了,計劃經濟時代,城鎮戶口每個月都能分到票據,有招工資格,國家還給分配工作,一個人要是有了城鎮戶口,吃喝拉撒國家都是要管的。
可國家財政緊張,管不了那麼多人,只能縮緊戶口,很多大廠一年也沒有兩三個轉戶口的名額,農村戶口要轉去城市簡直比登天還難。
但是大學生就可以分配工作,順便把戶口轉過去。
對農村人來說讀大學就等於有了城鎮戶口,有了鐵飯碗。
後世房價雖然高,可好歹買房後那戶口就有指望了,這年頭買房不頂用。
雖然後世開放過城鎮戶口買賣,可那已經是十年代的事了,眼下沒有城鎮戶口連做技工都沒資格。
李德成媳婦自然是羨慕的,就更想把閨女嫁給孟華了,甄臻四兩撥千斤把事情給揭過去了。
孟老太聽說這事就過來了,“李德成媳婦真想把閨女嫁給孟華?你怎麼想?”
“我能管好自己就不錯了,哪能管得著他啊?”甄臻笑道。
孟老太能信這話?誰都知道孟家這三個兒子是最孝順的。
“你管不著誰管得著?你是他娘,你叫他娶誰他就得娶誰。”
孟老太是老思想了,覺得二兒媳有眼光有見識,她看好的姑娘肯定差不了,孟華年紀還小,肯定得聽他孃的話才行,要是娶個不省心的姑娘回來,天天鬧得家裡不安寧,怎麼辦才好?
甄臻被她說笑了,“您也太看得起我了,他連縣二把手的女兒都不相看,我能管得住他?”
“怎麼?還有這事?他沒看上人家?”
“您可別說這話,人傢什麼條件,孟華有資格看不上人家嗎?就是他聽說人家這條件後,不為所動,我尋思著他有主意著呢。”
孟老太覺得小孫子有主意是正常的,一表人才還是大學生,這條件什麼樣的物件找不到?
孟老太聽說孫子眼光高,也就放心了,“還是你教得好,要不是你,咱們老孟家可出不了大學生。”
甄臻可不敢居功,“這是他爹疼他,我也沒做什麼。”
孟老太心說二兒媳也太謙虛了,雖說是有她兒子的名聲在,可要是沒二兒媳張羅,這事肯定成不了。
月中,孟麗回孃家時又帶來一個重磅訊息,她懷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