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不是太重了?
可憐見的!她沒有訓兒媳的意思,她天生說話語氣就重,聽起來跟訓人似的。
這段時間兒媳對她多好,她心裡都是知道的,吃豬蹄、吃排骨、吃臘八粥都忘不了她,烙餅、包餃子、包包子,哪回沒往她那送?
人家都說她命不好,年紀不大就沒了兒子,她一開始也哭過,後來瞧著兒媳對她那麼好,也就放下了。
可不要因為這點事讓兒媳誤會自己啊!
孟老太調整好語氣,笑容滿滿:
“其實娘也喜歡女娃的,你看你,比兒子可孝順多了!招弟大丫都是好女娃,招人疼著呢!我就是怕蕙蘭她過不去自己那關,盼著你家日子過得好呢!”
老太太這副小心翼翼的討好模樣,可把甄臻逗樂了,甄臻一笑:
“娘你就別操心了,兒孫自有兒孫福!真要是閨女,那就不是大國的種了?您瞧著好了,將來我一準把我孫女都培養的棒棒的!比這村裡所有男娃都強!”
孟老太見她沒生氣,才放下心來,也被她這副語氣也逗笑了。
甄臻算著時間差不多了,就叫孟大國去縣城把縫紉機拉了回來。
甄臻特地叫他晚上回來,避開人群把這大傢伙放到裡屋去。
焦蕙蘭和陶愛紅看到縫紉機眼都直了。
村裡人衣服壞的快,家裡還有孩子,少不了縫縫補補的,有臺縫紉機就方便多了,還可以給孩子做點夏天穿的衣服。
焦蕙蘭一直愛縫縫補補的,摸著縫紉機,有些不敢相信。
這真是做夢都不敢想啊!
一年前家裡還吃不上飯,現在就有車有房還有縫紉機了。
陶愛紅也直感嘆,心說真是小瞧她婆婆了,縫紉機可是大家電,這年頭誰家有臺縫紉機都是了不得的,這一臺機器能買縣城兩套房呢。
陶愛紅恨不得現在就去跟老同學炫耀,說她家買縫紉機了!
甄臻前世也沒用過縫紉機,按照說明書試了試,這東西學會後確實方便的。
家裡還有不少孩子用的布,都是甄臻叫趙美蘭給她留的。
她拿來練手,給二丫和三娃做了個吃飯的圍脖,給大丫做了件罩衣,覺得技術成熟了,又給大丫二丫和自己做了成套的睡衣,上面短袖,下面短褲,穿起來涼快的很!
家裡有幾塊素布,甄臻一直用不上,就給孟老太和孟老太爹做了一身夏衫,可把很多年沒穿過新衣服的老倆口高興壞了,一直捨不得穿鎖在箱子裡。
至於兩個小媳婦,就做的是睡裙了,夏天的晚上還是睡裙涼快,甄臻要不是寡婦,肯定是要安排的。
進入六月,壩頭村的雨水多了起來,村裡人都提著一口氣,生怕雨太大會影響搶收。
雨一停,李德成就組織村民開始夏收了,夏收後緊接著就要插秧種晚稻了,插秧是個良心活,技術不好的話,叫雨水一打就趴下了,還得返工補秧苗,不是一般的費事。
李德成知道村裡人的德行,特地挑了幾個能幹的插秧。
孟大國和焦蕙蘭都被選中了,至於孟二勇和陶愛紅,那都是第一批就被刷掉的。
插秧剛結束,家裡就收到了孟華的電報。
孟華過年前寫過一封信,說是過年不回來了,這封信到了三月份才收到,好在家裡人心裡有數,從京城回來一路倒車,單程就要兩三天,那點寒假都花在路上了,不值當。
這次放暑假,孟華早早買了火車票,特地把班次發回來了。
孟大國和孟二勇知道弟弟要回來,高興壞了,特地叫李德成幫忙在紅布上寫了幾個字,掐準時間在村口等著。
於是,孟華闊別一年回來,遠遠就瞧見那村口烏泱泱一大群人,以及紅布條上那幾個顯眼大字——
歡迎我們村的大學生孟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