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2 / 4)

小說:悍戚 作者:賣吻

馬鈞?

何人!

劉闖對這個名字,可說是極為陌生。

但他知道,黃承彥絕不會隨便推薦人,既然黃承彥推薦這個馬鈞可以接手船塢,那就說明,此人確有些本事。

“對了,這是他自己做出來的新式艦船模型。”

諸葛玲把一個盒子遞給劉闖,劉闖開啟來,從裡面拿出一個手工製作的海船模型,不由得一怔。

漢代的樓船,與後世的艦船有很大區別。

其中最主要的是,船體成正方形,如同飄在水上的一座樓閣。

而馬鈞做出來的這個艦船模型,式樣似乎接近於後世的艦船形狀。其船體形狀,一改海船平底的傳統,而採用了尖底形狀,船舷下削如刃,呈現出一個v字形狀,幾乎與後世艦船接近。

“這是……”

諸葛玲連忙道:“德衡認為,而今我們所建造的海船,其實就是江河海船的一種改進。

但其特性,未脫開江河樓船的特點。在江河中航行,也許問題不大,但是在大海上,則面臨很多問題。他說,海浪的衝擊,與江河之水的衝擊不一樣,樓船吃水淺,載重少,船體也不夠堅固。這也是興霸將軍的海船,在航行數次之後,便損毀三分之一的主要原因……”

“那他認為,該怎麼改進?”

劉闖這時候,已經來了興致,極為好奇的問道。

諸葛玲說:“德衡想出一種新的船體結構,其形狀就如夫君手中拿的模型相似。

不過這種構想,而今還只是一個想法,未能真正試驗過。妾身雖然對機關機造之術略有了解,但德衡說的那些,妾身卻不甚明白。不過黃公好像是懂了,認為他的設計,可以操作。”

龍骨結構!

劉闖腦海中,閃現過一個名詞。

這龍骨結構,是造船史上,一個極具劃時代意義的發明創造。

後世的海船也大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發展和改進。劉闖倒是聽說過這麼一個名詞,但他對龍骨結構的瞭解,並不是特別清楚,只知道這龍骨結構海船,是在宋代才開始推廣普及,而歐洲的船隻,則是在十九世紀初,才開始採用龍骨結構海船,並且推動了造船業的發展。

可這是東漢!

這個馬鈞,又如何知道龍骨結構?

莫不成,這傢伙也是穿越眾?

劉闖搖搖頭,對馬鈞突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現在何處?”

諸葛玲一怔,“誰?”

“夫人不是推薦這馬鈞接手船塢嗎?我總要見一見他,才能知曉他的深淺。”

諸葛玲聞聽,頓時一喜,連忙道:“妾身這次回來,把他也帶來了,就安排在驛館中歇息。”

“甚好,立刻招他來見我。”

劉闖精神陡然振奮,一掃先前疲憊之色。

諸葛玲見他恢復了生氣,也不禁露出一抹笑意。

“夫君既然要見他,妾身這就派人把他找來。”

不過,諸葛玲猶豫一下,輕聲道:“只是夫君要有所準備,這馬鈞不擅言辭,也不太懂得表達。

說實話,之前和他交談,若非黃公在一旁為妾身解釋,許多詞句,便是妾身也有些聽不太明白。”

居然還有這麼一回事?

劉闖不禁感到棘手。

薛州的文化不是很高,但他卻善於表達,經驗豐富,故而能指揮船塢順利運轉。

可聽諸葛玲的說法,這馬鈞頗有些後世技術宅的特徵。這種人不善言辭,搞技術尚可,但若讓他全盤掌控船塢,恐怕會有很多麻煩。他不善表達,勢必要面臨許多溝通上的問題。一旦理解出現錯誤,豈不是越弄越亂?弄不好,船塢不但無法恢復生產,甚至可能徹底癱瘓……

“妾身倒是有一個想法,卻不知夫君可能接受。”

“二姐,你但說無妨。”

“何不讓黃先生主持此事,讓馬鈞在一旁協助。

這樣一來,黃先生的威望足以穩住局勢,而馬鈞可以協助,對船塢建造,進行各種改進。”

劉闖聽罷,不由得暗自點頭……(未完待續。。)

第243章 動盪(第二更)

馬鈞,字德衡,司隸扶風人氏。

史書記載,馬鈞在做給事中的時候,與高堂隆、秦朗爭執古時候有沒有指南車的問題。高堂隆與秦朗都認為,古時候所說的指南車,純熟子虛烏有的事情,然而馬鈞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