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的高空。太陽風只能在地球的高空中呼嘯而過。如果不是有磁場的存在; 高速的太陽風以及耀斑、太陽風暴等爆發型的活動產生的大量的紫外線、X射線和帶電粒子流; 會穿過大氣層; 將生物扼殺於無形。
磁場一方面保護了地球上的生物; 另一方面也讓人類無法在地球表面上採集到太陽風的粒子。因此; 只能發射探測器到太空中去採集。這也是歐美等發達國家不斷髮射太陽探測器的原因。
其實; “起源”號只是美國航空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在過去
?268?
第六章 人類對太空的艱辛探索
10年裡進行的一系列太陽探測行動之一。從1990 年起; 已經發射的“尤利西斯”號、“太陽觀察者”號 (Solar and HeliosphericObservatory)、“高階成分探測者”號 (AdvancedCompositionExplor…er) 和“太陽風探測者”號 (Wind); 都是以太陽為研究物件的探測器。
天文學家對太陽風感興趣; 是因為太陽風是從太陽表面散發出的帶電粒子流; 它由太陽的日冕層不斷向行星星際空間拋射;溫度和速度都非常高; 但卻很稀薄。
科學家們相信; 由於太陽風來自太陽外層空間; 其中的氣體組成成分在太陽系於50億年前形成後從未改變。因此; 透過對太陽風的取樣分析; 將得到比較精確的太陽系平均化學組成; 為目前太陽系天體成分多樣性的成因提供線索; 進一步揭示太陽系的起源。這就是探測器命名為“起源”號的原因。
“起源”號這次採集太陽風; 本來飛到10多公里以上的高空就可以了; 為什麼非要將停留的地點選在百萬公里外呢? 原來;太陽風極其稀薄; 採集地點應該儘量靠近太陽。當然; 也不能過分靠近太陽; 否則儀器裝置無法抵擋太陽的高溫和輻射。那麼究竟選在哪兒最好呢?
太陽和地球之間; 任何物體將受到兩者的引力影響。在地球和太陽的連線上有一個奇妙的點; 天文上稱為拉格朗日點 (L1);這個點距地球大約150萬公里; 距太陽則有1 。 48億公里。在這一點上; 太陽的引力和地球的引力正好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相當於處在零受力的狀態。要長時間停留在這個位置; 飛船將不花費任何“力氣”。
“起源”號選擇這樣的位置“停泊”; 其攜帶的燃料只需滿足調控位置和姿態及返回地球; 就可以達到目的。如果不在這個位
?269?
外星人揭秘
置上; 探測器必須為克服引力影響而專門給探測器安裝強力的推進引擎和大量燃料。這將大大增加了探測器本身的重量和成本;也使發射的成本劇增。
有趣的是; 在這個最佳位置上; “起源”號將不是孤獨的;因為前面提到的3個太陽探測器———太陽觀察者、高階成分探測者和太陽風探測者; 它們已經早就“守”在那兒了。
由於地球是繞太陽運轉的; 停留在這個點上的探測器 (包括“起源”號) 並不是靜止不動的。與地球一樣; 它們每365天繞太陽一週; 這樣才能時刻保持在地球和太陽的連線上。
這次“起源”號的探測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 以前的探測器都停留在外層空間; 將獲得的資訊用無線電傳回。而“起源”號將把這些粒子帶回地球。這也是繼阿波羅登月飛船後第二次將太陽的樣本帶回地球。當時的太陽樣本是由飛船在地球和月球間飛行時採集到的。但由於當時的技術限制; 使用的採集器竟是飛船表面的一塊錫箔。錫箔上的雜質使研究者難以分辨樣本究竟來自太陽還是錫箔本身。
這次則完全不同; 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發言人稱; “起源”號探測器的收集裝置特別純淨。這種科技是近10年內才發展出來的。因此; 當來自太陽風的粒子附著在收集器上時; 我們就可以乾淨徹底地分離出太陽物質。
()免費TXT小說下載
另外; 由於傳統的著陸方式可能會損壞這些脆弱的樣本;“起源”號探測器2004年9月份返回時; 美國航空航天局計劃用直升飛機在空中直接將該探測器回收。雖然“起源”號返回時會開啟降落傘; 減緩了下降的速度; 但用直升飛機直接回收; 尚有相當難度;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