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鏡頭裡,這是拉登受襲後第一次公開露面。被美國視為“頭號公敵”的沙特億萬富翁奧薩馬·本·拉登再度成為國際媒體報道的焦點。拉登傳聞
1998年8月美國用導彈襲擊本·拉登的據點之後,拉登沉默了4個月。幾個月來,拉登沒有直接對外界釋出任何訊息,引起了傳媒的種種猜疑。
駐巴基斯坦的一些國際傳媒說,拉登正在阿富汗籌備新的恐怖分子訓練營地,併為此招兵買馬,添置裝置。
此後,美國五角大樓又向外散發了一份“有趣”的情報,說拉登正身患重病,行走不穩,不久將撒手人衰見“邏輯學”、“倫理學”、“美學”中的“弗蘭西斯·培根”。,命歸黃泉。
前一時期,還有一些傳媒報道說,拉登正在受到追殺,生命處於危險之中。
美國知道他早晚會捲土重來,而且會變本加厲,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大。
1998年12月14日,美國第一次拉響了警報,它警告駐在海灣地區的美國公民,恐怖分子很可能要對美國目標採取行動。
同日出版的《時代》週刊報道說,種種跡象表明,本·拉登的手下可能正在潛入華盛頓和紐約,準備製造恐怖案。還有報道說,此前,美國已經挫敗了拉登主謀的4起針對美國人的恐怖活動。
1998年12月24日,拉登出人意料地出現在美國廣播公司的電視鏡頭裡,使得所有關於拉登的報道全都不攻自破,這是拉登受襲後第一次公開露面,被美國視為“頭號公敵”的沙特億萬富翁奧薩馬·本·拉登再度成為國際媒體報道的焦點。
據全美廣播公司說,4個月來,它一直在試圖採訪本·拉登。直到1998年12月23日,它的駐巴基斯坦記者站的製片人才突然得到拉登的採訪許可。
拉登在阿富汗西南城市坎大哈附近的阿富汗山區一所秘密營地上架起了一頂帳篷,在重兵把守之下接受了全美廣播公司記者的專訪。
***
採訪中,拉登並不否認他正在尋求生化武器和核武器。他說,“我尋求得到這些武器,是一種宗教責任。如何使用它們,由我們自己說了算。”
這句話觸到了美國的痛處。1995年,美國開始把拉登作為危險人物加以跟蹤,原因之一正是他謀求得到核武器和生化武器。雖然拉登一直無法買到核彈頭,卻有證據表明,他在蘇丹試驗過生化武器。這一次,拉登來勢洶洶,不能排除他使用生化武器的可能性。
生化武器被稱作“窮人的核彈”,其大規模殺傷性不言自明。美國國防部長科恩說:“一個瘋子拿著一瓶化學藥品或引起瘟疫的細菌,就能殺死成千上萬的人。”更糟糕的是,生化武器使用起來更具有隱蔽性,讓反恐怖組織無從設防。另外,清除生化武器的遺害也需要較長的時間。《紐約時報》憂心忡忡他說,“細菌武器的威脅正在加劇,對此的恐懼也在加深”。
據報道,為防範恐怖分子用生化武器進行襲擊,美國在海灣的官兵、聯邦調查局的特工和一些白宮官員正在接種預防致命細菌的疫苗。拉登的這次露面,的確讓美國人很緊張,也很恐慌,美國最害怕拉登使用“窮人的核彈”。
與全美廣播公司記者一同進行採訪的還有來自巴基斯坦。阿拉伯國家以及美國等西方國家記者。
據《路透社》12月26日報導,倫敦阿拉伯文報章《Ashargal//Awsat》的記者在阿富汗採訪本·拉登時,拉登號召穆斯林向
“猶太人和十字軍宣戰,尤其是美國和英國人,因為他們無視伊拉克任何兒童和老人的權利。英國和美國人普遍支援他們的領袖襲擊伊拉克的決定,因此所有這些人,再加上佔領巴基斯坦的猶太人,都成為了對真主作戰的人”。
本·拉登說:“每一個穆斯林都應該向他們作戰,用武力奪去他們的任何一件東西,都成為穆斯林的戰利品。”
該報說,本·拉登本人一再否認與這些襲擊有關聯。然而,他表示支援那些策劃這些襲擊的人,以及任何對美軍發動軍事行動的人。
1999年1月11日,《新聞週刊》發表了題為《我不懼怕死亡》的文章,文章談到了巴基斯坦記者加馬爾·伊斯密爾對拉登的採訪。
***
12月18日,加馬爾·伊斯密爾的行動電話響了起來。電話那頭神秘的聲音是:“和平與你同在,你可能不認識我,但我知道你”。這次電話的目的在於傳遞一個資訊——美國人確定為世界頭號恐怖公敵的本·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