怖分子營地提供各種幫助。
早在80年代前期,拉登就與一個在紐約設有辦事處的慈善團體合作,為參與反對蘇聯侵佔阿富汗戰爭的志願者提供資助。
這次美國使館被炸後,肯亞政府立即撤銷了6個伊斯蘭慈善組織的註冊登記,它們的辦事機構遭到了美國聯邦調查局和肯亞當局的搜查。被撤銷註冊的慈善團體中有“國際伊斯蘭救濟組織”,其總部設在沙特,在肯亞有它的分支機構。
在美國,有許多合法的伊斯蘭慈善組織,他們抱怨他們的名聲不公平地被極端主義行動玷汙了。而美國官方人士稱,他們的一部分錢財最終落到拉登手中,有些是“事先知道的”,有些則是“無意的”。
為了掐斷拉登屬下的恐怖分子的經費來源,中央情報局設在弗吉尼亞郊區的“反恐怖中心”建立了一個“本·拉登組”,透過跟蹤拉登的金融活動,拼出他的恐怖主義金錢網。
美國的情報官員說,拉登將其鉅額現金分散存入世界各地銀行的秘密賬戶,一部分資金被投到歐洲證券市場牟利。
掌握了這些情況後,美國中央情報局設在弗吉尼亞郊區的反恐怖中心建立專門機構,集中對拉登的金融活動進行跟蹤,並試圖掌握他的恐怖主義財政來源地。
間諜人員將確定拉登的銀行賬戶放在首位。根據這些特工提供的情報,美國當局已正式凍結了所有在美國被認為是拉登的資金。
美國方面還透過電子技術攔截銀行運作資訊,對拉登的財產展開了一場電子戰。他們透過各種手段,發現了一些拉登的秘密賬戶,隨後便運用電子技術刪除賬戶或改變其收支平衡狀況,使拉登在外國銀行賬戶上的款項不復存在。
據報道,從事這項工作的有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國家安全域性和財政部的相關部門,他們還同世界各地的類似機構聯絡,調查拉登的財產。
去年,沙特當局審問了拉登手下的一個理財干將,此人背叛了拉登,交代了有關拉登的銀行賬戶和錢款轉移的詳情。
有人說,若要洞察一個恐怖組織,就得像美國國稅局調查逃稅人那樣,遵循一條古老的遺訓:跟著金錢走。
透過對拉登金融活動的跟蹤,美國情報機構已開始揭開這個難以捉摸的人物的面紗。
美國財政部所屬“聯邦經濟情報局”反恐怖部門前負責人戴維·佈雷斯特說:“平心而論,拉登是一個成功的商人,然而他更是一個精明的恐怖主義者。”
如果奧薩馬·本·拉登以製造恐怖的方法同樣來管理一個巨大的軟體帝國,我們會把他譽為聰明的實業家。我們會嫉妒他的市場經驗,也會嫉妒他的富有。
然而,本·拉登並沒有經營軟體事業,他的事業是國際恐怖主義。本·拉登是新型恐怖分子的典型,這位私人老闆把現代的經營和管理技術用在了編織世界範圍內的恐怖分子網路上,他成功地把試驗的和成熟的銷售、管理、壟斷和宣傳方法玩弄於股掌之間。
本·拉登向來把在阿布都爾·阿濟茲國王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的自己看成現代商人,所不同的是他的產品是戰爭。追魂奪命
美國已試圖置拉登於死地。
9月3日,美國參議員請聯邦調查局局長弗裡奇回答,根據美國法律,刺殺本·拉登及其他恐怖分子領袖是否合法?
在談到恐怖主義領導人時,加州民主黨參議員範恩斯坦在周4的聽證會上問弗裡奇:“在幹掉他們的問題上,現行法律有何規定?”
另一個民主黨參議員約瑟夫·拜登說:“非常希望聯邦調查局提供一個法律方面的備忘錄,講清楚禁止謀刺國家元首的規定是否適用於組織犯罪單位或恐怖主義單位。”
弗裡奇說,刺殺國家元首顯然是非法的。不過他對刺殺其他人的合法性並無把握,他答應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
參院司法委員會對於參議員們所指何人均心照不宣:本·拉登。
這次聽證會結束之後,議員們差一點就要鼓吹去刺殺這位被流放的穆斯林極端主義分子了。不過,僅僅是公開討論行刺問題已經反映了國會山莊的劇烈變化。因為,在70年代,美國曾經發布過一道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捲入行刺活動。
拜登說:“我不過是想了解有關的法律規定。”
範恩斯坦指出,捕獲這個恐怖主義分子自然是最佳方案。但是,也應該考慮其他“強有力”的戰略。他認為:“我們的思路應該有一點變化”。
對於美國人的這些行動,哈馬斯出面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