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經西域傳入,北魏至隋唐為興盛期,各地開鑿大量新窟,唐朝以後漸衰,建築形式分為中心柱和無中心柱兩種,在河畔山崖或石壁上開鑿出來的佛教寺院或僧舍,其內或雕刻或泥塑佛像,頂部和四壁敷以泥胎後繪畫或雕刻。
“景雲寺”始建於北魏,經西魏、北周、隋、唐、宋等朝代的繼續營造修繕,成為了“絲綢之路”西出長安後第一個規模最大的佛寺,也叫“須彌山石窟”。
須彌山,意為“寶山”,據佛經《時輪經》記載,地球是由風、火、水、土、空五種本原物質和七金山、須彌山等構成的。世界之最下為風輪,其上為水輪,再其上為金輪。在藏族古老的苯教創世說中,有位名叫南喀東丹曲格的國王擁有地、水、火、風、空五種本原物質,法師將它們收集起來,放入體內,輕輕地哈氣,吹起了風,當風以光輪的形式旋轉起來的時候就出現了火,火越吹越旺,火的熱氣和帶有涼意的風產生了露(水),在露珠上出現了微粒,這些微粒反過來又被風吹落,堆積起來形成了山,這就是須彌山。
這“景雲寺”坐落在這逢義山(又叫須彌山)上,擁有一百五十多座石窟,分佈在綿延四里多的八座山峰之上,形成了數峰並舉、山形變幻、曲徑通幽、對景叢生的奇特佈局,自南而北有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窪、三個窟、黑石溝等八區。
最引人注目的是逢義山入口處的彌勒大坐佛,高坐於唐代大中三年開鑿的一個馬蹄形石窟內,身披袈裟,頭留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神情莊重,上去十分的壯觀。
站在大佛的腳下,眼前似有云霧繚繞,耳畔隱聽山泉叮咚,山、石、霧、松組成了這大西北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山水畫卷。
子孫宮是“景雲寺”北魏石窟群,多是一丈見方的中心塔柱式石窟,塔柱四面分層開龕造像。
而圓光寺、相國寺則是北周石窟群,都是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每面各開一大龕,四壁亦開龕,有的一壁三龕,龕形雕飾華麗,還有一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組成,主室十分寬大,是“景雲寺”最大的中心柱式窟。後壁通寬的寶壇上,並列三尊坐佛,雄偉壯觀,是北周佛像中最罕見的傑作。
相國寺以北,分佈著隋唐時的石窟,數量最多,一般一丈五尺見方,沿正壁和左右壁設馬蹄形佛壇,成鋪的造像配置壇上,五尊或七尊,多至九尊,不另開龕。
桃花洞是一座大窟,主室內有近兩丈高的中心柱,柱的四面和壁面開的是大龕,有一種磅礴的氣勢。
自從西行踏出西安,到達這“景雲寺”的時候,就如從四川的廣元到西安之時,使楊丹心、柳青青和柳楚楚三人倍感辛勞,只不過沒有出川之路那麼驚險,但到達這裡之時依然是人困馬乏了。
此時已經是第二天的上午,秋陽高高地掛在了天空,餘威也嶄露頭角,那泛白的陽光灑在了大地之上,也灑在了這“逢義山”的每一個山峰之上,熱氣隨之升騰。
楊丹心等三人在大佛樓下面的山腳下停下了馬來,每人的臉上不但都掛起了汗滴,而且風塵僕僕,被揚起的灰塵將一張張臉糊得花裡古稀的,仰望著大佛樓那彌勒大座佛,三人都虔誠合十,心中默默地向佛祖禱告,祈求著佛祖的保佑。
這時,從那大佛樓前拜佛的幾個人中走出一人,向山下走來,那打扮,完完全全是一個僧人,寬大的僧袍裹著那瘦削的身軀,不乾不淨的臉上雖然也留有汗跡,卻掩不住那一雙精芒四射而又機靈的眸子,只是頭頂之上少了戒疤,不過卻一眼能出來這僧人打扮之人的年齡並不大,充其量不過二十來歲。
那人下得大佛樓來,來到了楊丹心、柳青青和柳楚楚三人的跟前,單掌在胸前一豎,並向楊丹心等三人每人鞠躬一次,表現出十分的虔誠:“阿彌陀佛三位施主,貧僧有禮了”
“大師客氣了敢問大師,你與我等相見,不知道是結緣還是……?”楊丹心也雙手合十,以虔誠的態度問道。
“阿彌陀佛施主們相貌非凡,貧僧很想與施主結緣,可就不知道施主給不給貧僧這個臉面?”那僧人眼光逐一從楊丹心三人臉上掃過之後,誇獎之餘,虔誠地問道。
“與佛結緣,是我等的榮幸”楊丹心的態度依然虔誠,不出有其他的想法,但內心深處已起疑竇,隨即將話一轉,“只是,我等趕路要緊,不敢在此逗留,還請大師莫怪”說完之後,向大佛樓內的大座佛合十默拜了一會,之後牽著馬匹就要往前走。
柳青青和柳楚楚二話不說,趕緊就要跟在楊丹心的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