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然然的從容閃身,便如信步花間,片葉不沾一般瀟灑自若,飄逸至極。
那幅衣襟帶風的仙風道骨模樣,簡直帥到不行。同時,也令狂攻無效,氣勢漸餒的白衣少年,鬱悶得不行。
這三年裡面,隨著兩人討教、切磋、指點的次數不斷遞進增加,現在的程光,已是越來越熟悉,也越來越適應自身的攻擊速度了。雖然,自己的身法與手速仍然穩勝這怪老頭一籌,但想要在老奸巨猾的程光面前,達到三年前與之初次交戰時的那種優勢,已經再無可能!
找不到機會近身快斗的少年,眼見程光的防守揮灑如意,或格擋、或躲避,總能於自己施展後招之前,提前一步化解,顯然仗著經驗老道的便宜。正對著這種好似無隙可循的防禦境界,他不由得大皺眉頭。
身材長成,風姿挺拔的殷揚,三年過後,眉宇間的英氣更為濃烈。只見他劍眉一揚,印堂上迅速閃過一道青紅之色,原本已至極限的速度憑空再增,整個人僅在原處留下了一抹虛影,可知其形之快,已達到駭人聽聞的地步!
先前還覺應付得輕鬆愉快的程光,見狀大驚,足下一點,身子迅速斜退,正想拉開距離再作觀測,卻不想發動秘法的殷揚,早已算準了他的預定動作。轟鳴聲響,一掌劃破空氣,攜以無堅不摧的沉重之式,牢牢的鎖定對手頭頂。
程光面對此掌,自覺已躲不過,右手一沉一抬,乾脆也是以這一掌回擊。
程光的功力深厚,殷揚的勁道殷實,兩者雙掌相交,本因是互不相讓、不分勝負的平手局面。可這一次,有備而來的殷揚,雙目中連連暴閃出縷縷精光,丹田內的三陽真氣宛如倒懸之海,傾盆灌下。
掌力雄渾之處,遠超過程光預先的想象。只聽“嘭!!”的一聲巨響,內力修為遠比對方高深的程光,竟被殷揚如此兇猛的一掌,給震得右臂垂軟,腳下連退三步不止!
掌及之時,隱聞龍吟。
正是這三年之中,殷揚練得愈加勤奮的降龍十八掌——
龍戰於野!
程光板著臉,輕甩了下自己被徒弟震得暗痛不已的痠軟右臂,看著身前的大弟子,眼神複雜的點評道:“你的掌法……已夠火候!剛猛強勢處,即便連為師亦有不及。但你須知,剛極易折,凡事不宜太過。”
微一皺眉,殷揚不以為然道:“比我弱者,只需用至剛之力,便可輕易取之。若碰到不可力敵者,暫避其鋒,提速壓制,總能尋到機會一擊突破!師父所言的‘剛極易折’,弟子不全認同。還是,要視具體的情況而定罷。”
望著眼前自信滿滿,氣勢凜然的殷揚。程光微搖了搖頭,沒想到自己的一番評價,還能被這樣反駁。他倒不是對殷揚的年輕氣盛有何不滿,常與殷揚過招的他,早就清楚其人臨場戰鬥力的卓越強悍,絕不能以常理度之。
但是,他仍感覺,自從修煉了那門見效奇快的《三陽一氣功》後,殷揚的身上,那股咄咄逼人的兇戾之氣,實在是有點重了。
第八卷 朱武連環參九陽 No。116 白馬過隙
戾氣?不見得吧!
對於程師父的看法,殷揚持保留態度。wàp。
所謂的三陽,即是分為“太陽”、“中陽”、“少陽”三種,修煉的乃是陽剛兇烈之氣。如果,沒有程光口中的“戾氣”,那才真的怪了。
按照殷揚的理解,參合氣訣屬於融合性很強的無屬性心法。若再配合上其他的內功一齊習練,大多都有事半功倍的出色效果。而三派九陽功雖然要點不同、各有側重,但其基礎卻都來自於同一門神功。
因此,武學主旨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三年的充裕時間,讓殷揚將這門為自己量身定做,並經由層層歸納總結的獨特功法,練到了某種相當高階的未知境界中。殷揚的真氣修為,爆發力度、速度,均有了明顯的進步與提高。
剛開始,他還非常不適應自身一舉一動當中,皆帶有莫大氣力的誇張表現。那段時間,初學乍練的殷揚,常常出現坐裂椅子、騰空扎馬,或者舉杯飲茶、玉盞崩碎的搞笑事件。
直過了很長時間,他才能勉強控制住自己外放的勁力真氣,迴歸到正常人的生活當中。但也由此可知,殷揚在這三年裡的實力,確實有了極大的增強。而且,也能從側面看出,這門被他誤打誤撞出來的《三陽一氣功》,卻與原著中張無忌所學的那套“九陽神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不知,是否是因為張無忌性格的關係,倚天屠龍記中的九陽神功雖屬牛逼,但由曾阿牛演繹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