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東征西討,主要還是來自戰爭新生力量的輸入,否則,老秦人早就被這種沒完沒了的戰爭自己打光了,更不要說威脅周王室的存在。當然,其他諸侯也不是吃乾飯的,當他們看到秦國這種吸引人口膨脹式的國力增強模式後,也在想盡辦法在進行自己的統治轉變,問題就在於選擇新舊勢力對比力量上出現了問題:長期的戰爭讓老百姓更多的希望和平。秦在公元前221年實現全國統一後為啥在短短的15年後灰飛煙滅,這也是老百姓期望和平沒有實現後的一次發洩。這是後話。
我們還得落在公孫鞅變法當中。在上一章中我說到了公孫鞅變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秦國縣制行政區劃。為啥說縣制行政區劃有許多隱形的重要意義?其一,縣是中央派往轄制地方的基本管理組織,從中央把管轄權下發到地方便於組織地方居民生產生活,無論應付突如其來的戰爭,還是應付古人無法獨立應對的自然災害,這種管理組織總是在第一時間代表中央出現在老百姓中間,讓老百姓在第一時間感覺到統治者就與他們站在一起,共擔災難,同甘共苦。這種親民統治政治走向很重要,直接影響到王與民的感情。其二,這種基本管組織形式便於形成小型的地方中心,並與王權所在地——都城形成互補。春秋時期的魯國士大夫們所建的割據都城只是一種分裂王城勢力的表現,因為那種城市是在士大夫們為王出錢出人出力出軍隊的條件下,一旦一個士大夫成勢,取代王城勢在必然。而秦國在公孫鞅變法之後形成的城市規模都比較小,並且自己並沒有財權,所有的財政收入全部納入中央王權的控制之下,即使是軍隊,雖然也由地方縣丞管轄,但是軍費開支權卻在中央,這樣就使一旦地方軍隊想做叛亂之事,被中央卡住咽喉的局面是很不好受的。在這一點上,雖然朱元璋建立了一系列比較完善的法律制度,但沒有卡住諸侯王的咽喉,導致自己的指定王位繼承人——孫子被已經封王的叔叔趕出南京城。其三,小型地方中心的存在更符合老百姓生產生活需要。雖然封建地主們倡導的是自給自足的上產生活方式,但是無論哪一一個人家也無法實現所有生產生活資料全部都有自己創造,尤其是像鹽、鐵等生產生活資料,那是深受區域性限制的。既然如此,怎樣才能實現滿足所有生產生活資料的供給,唯有小型的區域中心——城邑中透過交換來實現,也就是商品流通。所以說,公孫鞅變法雖然出發點是促農抑商,但是隱形的小型城邑增多,在不自覺中就給商業發展帶來了便利條件。
我們再來看秦國的興兵問鼎戰爭。既然公孫鞅變法已經給秦國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財力(來自中央籌劃)、兵力(湧湧不斷的自由民進入),而且還改造了武器(秦國出現了弩弓,一次可連發三到五支箭),戰爭的主動權毫無疑問就落在秦國自己手中,劍鋒所指,具成為秦國鐵騎揉虐的地方。所以,我說:公孫鞅為出自隴西大山的老秦人鑄造了最鋒利的劍鋒,這是中原諸侯們最不願承受的。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蘇秦的縱橫之計只是高談闊論,根本不堪一擊。當然,戰爭作為一把雙刃劍,即使最鋒利的劍鋒天長日久也會變鈍,但是在中原各諸侯誰都想坐上最高統治指揮地位的情況下,他們之間所發生的戰爭無疑就是給老秦人的劍鋒鍍上了一層堅固的外殼,直至公元前256年,兩位高壽統治者對決。當然這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周赫王,胡延,公元前314年即位,公元前256年被囚禁至秦,同年鬱鬱而終,享受沒落王權59年;秦昭襄王,贏則,又名贏稷,公元前306年即位,公元前250年將上升勢頭正猛的秦國交給兒子贏柱,享受盛世秦國56年。其實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可笑可悲,一邊是積極透過落實變法強國而盛世凌人諸侯,而另一邊卻是墨守成規,苟延殘喘,看諸侯眼色行事的形式上的共主。但在先秦人均壽命也就是40多年的情況下,能統治帝國長達50年以上的兩個人肯定都是高壽,也不知道這兩個人在地下閻王處相遇時到底啥感覺,兩位壽星會不會一笑浼恩仇?也許,胡延在閻王處看到我們的公孫鞅還會大發雷霆,但這確實是我們無法知道。看別人一步步蠶食自己的王位這樣的事,在我國曆史上上演了好多次,但這一次確確實實是開創歷史先河的第一次。面對歷史我們無語,也只有笑一笑罷了。
第十三章 縱橫天下
公元前255年,我們的一位老人——胡延在另一位老人——贏則的打擊下已經鬱鬱而終了,帶著他對周王室最深沉的懷念和留戀,也帶著他的遺憾和眷戀,但是他確實是無能為力,自周鼎自公元前770年東遷移來,無論說是苟延殘喘,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