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時期被稱為“狄”,是以長期在馬背上生活的部落,那時候的馬並沒有配上鞍,所以馬背上生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小時候,我們老家的許多人家都養馬(肯定是武都馬),在上中學之前,放馬騎馬應該是很平常的事,我們騎馬的姿勢也很特別,雙手緊緊抓住馬鬃,用雙腿緊緊夾住馬背,即使是這樣我們這種半路出家的騎手經常被馬兒從馬背上摔下來,更不要說騎上它馳騁疆場了。而且這還是武都馬,是一種適合山地行走的慢速馬種,更不要說是適合快速奔跑的蒙古馬和山丹馬。而“狄”騎的馬絕不是“身材矮小,速度不是很快,並腳奔走”的武都馬,肯定是善於平地奔走的蒙古馬或者是對腳快速奔走的山丹馬。在這樣馬背上生活的難度可想而知了。在這裡我要給拍攝隋唐以前歷史故事的導演一個建議:千萬不要在自己的電影、電視劇中出現馬鐙,如果出現馬鐙那會被笑掉大牙的,會被稍有歷史常識的人一眼看穿的。馬鐙出現在戰馬上是在盛唐時期。所以,我小時候用的騎馬姿勢應該也是這些“狄”用的姿勢,可能比我的姿勢更好看一些,但是馬奔跑起來被甩下馬背那是很平常的事。
我把這些人採用國際上通用的叫法“匈奴”來稱呼。匈奴,誰也說不清這些人到底來源於何處,由於拜秦始皇所賜,先秦史料被一把大火焚之灰燼,對於中國北方出現的這些馬背部落西方總是稱之為“韃靼”,後來通用為“匈奴”。無論怎樣的叫法,他們都是中國西北出現的馬背上的人。匈奴的興起恰好就是秦國與中原各諸侯拼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北方諸國如秦、趙、魏、燕都為了防止匈奴的侵擾修建了城牆,讓士兵們躲在城牆上招呼這些遠方來的客人。當然這種招呼方法秦人是佔有先機的,因為秦人的弓箭是經過改良的弩弓,一次可以連發三至五支箭,而魏、趙、燕的軍士們就要吃苦了,拿著一次只能攝一支箭的彎弓。但是就是這些彎弓也比這些匈奴騎兵的武器先進。修這種城牆的本意是為了延緩阻礙匈奴騎兵進攻的速度,像秦、趙、燕等國家修建的城牆應該比較堅固一些,而魏修建的城牆就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因為魏國繁華的都市和富饒的土地不再北邊,等這些馬邦進入魏境,魏國人是有機會和時間組織反擊力量的,而秦、趙、燕就沒有這樣的機會和時間,尤其是趙國和燕國,他們就在匈奴騎兵的馬鼻子下,和匈奴作戰要比爭霸中原更為重要,就在這樣的環境中趙國培養了一位讓老秦人頭痛的人物——李牧,曾數次打敗秦國軍隊,在公元前228年好不容易利用反間計才除掉。由此可見,匈奴騎兵的實力不低,尤其和秦國軍隊的將領們相比較更勝一籌,否則就不會培養出像李牧這樣的優秀人才,因為和高手過招才會鍛煉出新的高手。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匈奴騎兵也是經常侵擾中原,戰爭方略已經從進攻為主變成了以防守為主,尤其是對匈奴的戰爭,怎樣防禦就成為新帝國的生存的關鍵。面對千瘡百孔的人民,秦始皇還在猶豫不決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他意想不到的事: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嬴政去北邊巡視,有人在上郡獻上了《錄圖書》(我估計這是一本陰陽家編造的書,類同目前流傳的《推背土》),上清清楚楚記載:“亡秦者胡也!”這還了的,要知道這不但是嬴政一個人的事,這是關係到祖先們的業績和子孫們的大事,那就打吧!
君主們對於自己政權的存亡是很關心的,這是在任何時候都沒有改變的心頭大事。但是,中原剛剛經歷了長達五百多年的戰亂,這些年裡又是東征西伐不斷,公孫鞅變法給秦人財富已經耗費殆盡,從中原其他諸侯們手中搶來的大多數是沒有啥具體用途的神器,而且武器也已經被自己下令溶化鑄成了十二個金人,自己親信的將軍們更是鳳毛麟角,那就派剛剛成長起來的蒙恬,對,就是蒙驁的兒子蒙恬,對付胡人非蒙恬莫屬。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嬴政派遣蒙恬率領大軍三十萬人,進軍北方開始了打擊匈奴的戰爭。當然,蒙恬也不是吃素的,在公元前214年蒙恬就發現了前來搶劫的匈奴騎兵主力部隊,並且很快就指揮軍隊形成包圍圈,狠狠地把匈奴揍了一頓,收復了黃河以南四十四縣。為了實現始皇長治久安的戰略目標,蒙恬就請示嬴政修建長城。
我想蒙恬也許不適合當將軍,他更適合職業是做道士,遊歷大江南北進行堪輿,說白了也就是看風水。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修長城肯定主要的工作是遊歷北方的大山、沙漠、草原和河流進行路線選擇,還要選擇一條最省錢的路線。不過,秦時的長城不是在秦朝自己修建的,它僅僅是將秦、趙、魏、燕等國家北方的城牆連線起來,而像魯、齊等中原諸侯修建的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