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之中,除了楊紀所在的這道官道外,也終於有其道的官道匯聚而來。所有的官道匯聚在一起,奔湧向同一個地方。
馬車軋軋,不斷的往前駛前。楊紀探出窗外,看著兩旁的景色若有所思。不知道過了多久——
“駕!”
突然,一陣響亮的叱喝聲從後方傳來。吆喝聲中,一頭頭健壯的大馬拉著數輛黑色鋼鐵骨架的馬車,在滾滾的塵灰中,從後方賓士而來……
“好重的馬車!”
楊紀只是瞧了一眼,眼皮立即微微一跳。這幾匹馬車的車軲轆非常重,馬車馳過的地方,在地面留下一條五六寸的車轍,壓線幾乎是楊紀的十倍以上。
馬車上蓋著黑色的布幔,和楊紀所在的馬車不同,這明顯是一輛運貨馬車。
“駕!”
領先的馬車伕面容枯瘦,是個五六十歲的老者,臉上的面板溝壑重重,全都是皺紋。便是他的頭髮烏黑,目光雪亮,兩側的太陽穴高高隆起,明顯是一名練家子的武者。
“軋軋!”
沉重的車軲轆不停的轉動,前進的方向上,一些指甲大小的石子全部被壓爆。馬車從旁邊疾馳而過,楊紀突然渾身一涼,感覺好像從炎炎的烈日,走到了瑟瑟的秋意之中。
“好奇怪。”
楊紀瞅了一眼,在馬車經過的時候,楊紀分明發現那些運貨的車箱上方數尺,分明蒸騰著一層帶著海洋氣息的水霧。
乍一看去,連空氣都模糊了。
馬車速度很快,每一輛都有四五匹拉著,只一會兒就失在了前方。
“嘿嘿,這些都是東珠啊。”
一個聲音突然傳來,坐在前面的行商突然開口聲,聲音洋洋自得,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
“啊?”
楊紀怔了怔,一開始沒反應過來。
“我說那些馬車裡,都運了不少的東珠。”
坐在前面的行商帶著笑腔解釋道。
行商們南來北往,一般都有專門的馬車伕。但也有不少的行商,為了節省成本,自己兼任了馬車伕的角色。
楊紀現在坐的這駕馬車就是如此。
“你說的東珠是什麼?”
楊紀放下書本,有些好奇道。(未完待續……)
第二章 海貨
“嘿嘿,那是海貨。看到馬車上面那層水霧沒有。那是上好的海貨才有的。”
隔著一層簾幕,行商笑道,毫不掩飾自己的羨慕:
“這大熱天的,我們馬車若是也有一顆東珠就好了。那必定是涼爽無比。”
楊紀收回目光,若有所思。所謂海貨就是海里出產的寶物。太淵洲在東海濱,那些東西自然就是東海里出產。
雖然琅琊郡就在東部邊陲,但說實話,楊紀其實很少見到海貨。也很少見到有人在晉安城、平川城、琅琊郡這些地方買賣這些海貨。
“這東西……很貴嗎?”
楊紀遲疑了一下,問道。
“嘿嘿,何止是貴。這些大海珠都在大海深處極幽冷的地方。偶爾有一些能在幾百米的地方發現,而大部分都是幾千米,甚至更深的地方。”
坐在馬車前方的行商抽了一鞭子,嘿嘿笑著,一副對海上事情瞭如指掌的樣子:
“別以為幾百米。大海里面和陸地可不樣,武道三、四重的武者沉下去,別說撈東海,都沒到底,就已經窒息而亡了。至於幾千米的地方,更是想都別想。”
“那他們怎麼去撈這些東珠?”
楊紀有些詫異道。
“嘿嘿,大海上狂風颶浪的,能在上面討活計的,哪個幾份本事。這些大世家,哪個沒幾分本事?聽說他們基本都有一些特殊的機械,可以從水下撈東西。有一些,甚至豢養了大批海里的魚人,在水下替他們日夜不停的撈取東珠。”
坐在馬車前的行商嘿嘿笑道,一副過來人的樣子。
“魚人?”
楊紀劍眉一挑,大為意外:
“那不是深海之中的海族嗎?據說魚人性情兇猛。桀驁不馴,在大海底下,他們怎麼控制這些魚人?”
魚人是海族的一種,楊紀曾經在書上看過一些敘述,也聽一些人提起過。但是卻從來沒有見過。
魚人是深海中的生物,一般很少出現在淺海。所以即便是在東海之濱。也很少有人見到。
“嘿嘿,我們制不了,別人也制不了嗎?要不然,你以為這些魚人奴隸從哪裡販賣來的?小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