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紀不能攻擊楊玄覽,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
只是要想在武略部分力壓群雄,可遠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啊!
“噠噠噠!”
一陣踩在金屬上的清脆腳步聲傳來,一名名面板粗糙的校尉抱著一沓沓墨香的試卷走了過來。
“0058楊紀。”
一疊試卷落在楊紀的桌上。
“所有人聽好了,時間最多隻有三個時辰。所有人加緊了。”
一名黑眉戟須的都尉腰挎長刀,聲音粗獷,來回巡視。
楊紀提過筆,醮了醮墨,一隻手翻開了試卷。白光一閃,一行行文字迎面撲來。
“果然是地理、後勤、裝甲、陣法、陣形……”
楊紀看著上面的內容,點了點頭。
他看過《武經》,又看過王泰的《武略》,這些東西雖然還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沒有機會實踐,但是應付武科舉的文試還是綽綽有餘的。
楊紀仔細思忖片刻,然後提起筆,在試卷上應答起來,只一會兒就沉浸其中,物我兩忘。
整個考場裡安安靜靜的,只餘下沙沙的書寫聲音。
“不錯。神情鎮定,筆法從容。一看就是胸有成竹,最起碼不是不學無術之徒。這八十個淘汰出來學生還是有些學問。”
考場的南端,王泰搬一張太師紅木倚,兩腿分開,大馬金刀的坐在上方,臉上一絲不苟,毫無表情。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武科舉守衛森嚴,文試部分想要作弊,是完全沒有可能。
這些考生哪些人肚內有貨,哪些人徒有其表,有勇無謀,王泰一辨就知。
“……不過,紙上談兵人人都會。這開頭部分只是考的理論。只要看過書,記一遍完全不成問題,根本看不出水平。哪底是良玉,還是朽木,就看最後的一部分了。”
王泰心中淡淡道,將鎮木壓回一旁的宣紙上,慢慢的閉上了眼睛。
時間慢慢的過去。不知道過了多久。
唰的一響,地字號考房裡,隋一丘手指一伸,翻開了最後試卷的最後一頁。
“呵!來得好!”
看到最後策論部分的內容,隋一丘眼睛一亮,笑了起來。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武略考的好,完全可以加分,讓名次再進一步。
這次的武科舉高手如雲,連白頭山、黑水崖這些聖地的弟子都參和進來了。隋一丘心知肚明,要和這些五大聖地的弟子比,自己勝率不大,唯一的希望就在武略的關節。
只要文章做的好,自己完全可以擠進最後的武秀才的名單。(未完待續。。)
第九十三章 武略(中)
“三年一屆,我絕對不可能等上三年。無論如何,這次的武秀才名單,我一定要進去。”
隋一丘想了想,提筆在試卷上寫下一行字來:
“兵者,詭道也,上黨伐謀,下黨謀兵……”
剎那間,一股殺伐的氣息沖天而起。
幾乎是同時,玄字號的考房中,來歷神秘的周群想了想,同樣提起了筆,寫下一行字來:
“亂世當用重典,慈不掌兵,義不養財……”
這行字一落,周群整個人氣息一變,透露出一股鋒芒畢露的氣息。
“嗡!”
不知道什麼時候,整個武殿二樓的考場之中,一股金鐵之音沖天而起,空氣濛濛,虛空扭曲,到處瀰漫著一股金戈鐵馬的味道。
幾乎是同時,一點寒光沖霄而出。
紅木太師倚上,大漢將軍王泰斑白的雙鬢一抖,猛的睜開眼睛。他的耳朵抖動,眼中現出一股凝重的神色。
“三十七……,總共有三十七個人!”
王泰心中動若燭火。
武道和文道不同,文道的文章做到極致,會產生文氣,瑞氣千條,祥雲簇簇。文聖時代更有“花團錦簇”的說法,這說的就是文章。
但是武道不同,武道講究殺伐,凶煞,和儒家的內斂、謙遜、仁禮完全不同。
武道的文章做到極致,迸發出來的就是金鐵之音,殺伐之氣。這種文章普通人碰都碰不得。碰一下就是皮開肉綻,鮮血橫流。
所以武科舉的文試,連半個文吏都沒有。連發試卷。都是軍伍的人來做。
“八十個考生,能有三十七個產生殺伐之音。倒也確實是精英。”
王泰微微頷首。
武科舉文章的評判,首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