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1 / 4)

小說:宋謎 作者:風雅頌

。�

正在眾人靜聽《滿庭芳》,待看出洋相時。一聲甜糯嗲美的女聲,如在沉悶的夏空中飄進了一道黃鸝聲。就那音色,就使得都在仰望王老吉犯二的目光,全部調頭,望向了岸邊一蚱蜢花舟上的美豔歌伎。

“琴操”打斷了王老吉的戲份,知道今天自已這女一號該登場了。眾目睽睽之下,“琴操”緩慢但很清晰,斯文但夠響亮,人家練的忍術中有口技一道,發聲控制做得還是很不錯的。

“琴操”說:“輔樓陽臺上的大人請了,小女子記得秦觀秦學士的《滿庭芳》中這一句,不是‘畫角聲斷斜陽’,應為‘畫角聲斷譙門’。”

王老吉介面:“這位姑娘,但凡詩詞,其韻律並不固化,否則社會如何發展?今天在這裡,本人一時情起,想把秦觀秦學士的‘門’字韻的《滿庭芳》改為‘陽’字韻的《滿庭芳》,這,有何不可?結果,現在,被你這麼一攪和,我把我後面準備好的‘陽’字韻的《滿庭芳》給忘了!唉!一首將要流芳百世的好詞,就莫名其妙地被你給攪沒了,你的,大大的有責任!現在,不如,你來做一首‘陽’字韻的《滿庭芳》,算是對我的彌補、對我的賠禮!快!小丫頭!別看人挑擔不吃力,你快點來賠我!……”

琴操與王老吉說話間,已經驚動了樓外樓內的大小官員,聽說有個二貨文人與一美豔歌女梗上了,都來不出銅錢看白戲了。

這時的琴操在說:“陽臺上的大人,秦學士是詞壇大家,我豈能隨便改他的詞?你若要詞,我可以另外給你做,如此可否?”

王老吉死倔:“不行!我就要《滿庭芳》!而且是秦學士的這首《滿庭芳》!……”

在三樓居高臨下的蘇軾看得有點光火,哪裡來的二貨六品官,死犟死犟的,非要限詞牌、限韻律的來改秦少游的《滿庭芳》,這難度很不低啊!不過,剛才那船中的歌伎說了,能賠他其它詩詞,想想,來這裡摳食的歌女哪個沒有些壓箱底的備胎,所以,真要看這小歌女的真才實學,還真得限詞限韻才見真章。蘇軾看了看小船上的琴操,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長得很是抓眼球。她的周圍,想聽她的天籟之音的,堵著看她花容月貌的,樹著耳朵,流著口水,瞪著眼睛,挪著身子,絞著雙腿,雅俗共賞,什麼人都有,什麼動作都有。

蘇軾也想看看這個長得漂漂亮亮的小姑娘是不是徒有其貌,想,我來點她的名,讓她在限定的框架中作詞。能作出來,興許此人就是小紅蓮重生;若作不出,也沒啥,算是玩一把了,能看一個美豔的小姑娘張口結舌、羞愧萬分的樣子,也是很享受的。所以,蘇軾就開口了:“喂!下面蚱蜢花舟上的小歌伎給我聽好了!你既然打斷了人家的《滿庭芳》,理當賠人家一個《滿庭芳》!至於能不能改秦學士的詞,這沒問題!這詞韻本無定格,何況‘聲斷斜陽’四字不僅與詞意無礙,而且意境不俗,你現在就將這首詞改為‘陽’韻的吧!改好了有獎,改不好,哼!無端攪人清靜、無端壞人情趣,該當何罪,你自己看著辦吧!”

蚱蜢花舟上的琴操修眉一動,眼睛顧盼有神,緩緩地說道:“這位大人,要小女子將此詞改為‘陽’韻,只怕改不好,怕壞了秦學士佳詞妙句的意境。”

蘇軾覺得這個小歌伎在假客氣,就說:“秦學士與我亦徒亦友,但改無妨。”

於是在蚱蜢花舟上的琴操懷抱起了琵琶,轉軸撥絃,錚錚地彈起,接著歌喉遽發,字字清脆,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山抹微雲,天連芳草,畫角聲斷斜陽。暫停徵轡,聊共飲離觴。多少蓬萊舊侶,頻回首,煙靄茫茫。孤村裡,寒鴉萬點,流水繞紅牆。魂傷,當此際,輕分羅帶,暗解香囊,漫贏得青lou,薄倖名狂。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餘香。傷心處,高城望斷,燈火已昏黃。”

一曲終了,圍觀者屏息無聲,蘇軾也呆了,過了一會兒,不由得擊掌稱賞。此詞改得貼切,不僅把秦詞中的離情別恨唱出,而且蘊含著琴操自己強作歡顏的悲慘身世。真是一唱三嘆,令人潸然淚下。蘇軾見琴操今天衣裙素淨,芙面柳眉,茉li花掛在雲鬢,顯得雅潔端莊。雙眸盈盈,秋波漾漾,不由得長嘆一聲,心中暗暗哀嘆,也許這就是自己前世的小紅蓮吧!想到小紅蓮的不幸,便說:“剛才聽小姐唱歌,聲情並茂,柔腸百轉,真是才氣橫溢,身手不凡。對秦學士詞的理解,可謂透人骨髓。可惜秦學士不在,我替秦學士拜謝知音了。”說著向琴操深深一揖!心裡是向著小紅蓮深深一揖!

琴操連忙答禮說:“這位大人,折煞小女子了。想我琴操何等人,怎受得大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