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3 / 4)

小說:宋謎 作者:風雅頌

呈巨人觀;死後15天左右,全身軟組織腐爛、糜化、崩潰、消化。從江蘇常州到河南郟縣,有六百多公里直線距離。實際搬運時,要過河川,也有山路,還走不了小道。如此,對於一個大棺材,運輸起來,極不方便。十五天是不論如何都不夠的。長途移靈,出於載重考慮,也不可能做怎樣的防腐封閉處理。蘇軾移靈,也不可能在郟縣落葬時是腐爛加糜化的狀態。

另外,古人最是信奉早日入土為安,所以,死於常新的蘇軾當葬於常州合理。再說,不管蘇軾的仕途几上幾下,蘇軾是個上得了宋史的名人是無疑的。那麼,一個能留史的大名人,死在常州了,又要移靈河南郟縣,這到不是小事,那為什麼常州史上沒有常州百姓拜祭送別蘇東坡的記載?還有,從常州到郟縣,必須經過丹陽、句容、南京、滁州、蚌埠、周口、漯河,或者還有許昌、駐馬店、亳州、阜陽等,一路上,州縣村鄉眾多,不下上百。如有蘇軾移靈,那沿途州府和郟縣為什麼在各級地方誌上均沒有一點文字記載?總不至於蘇軾的屍身是由蘇家後人偷偷搬運的?也不至於蘇軾的移靈委託了湘西的趕屍專業戶了?何況湘西趕屍,只在湘西,不會來江南的。

另,據前世的人口普查,並加以考證,在常州的大部分的蘇姓是蘇東坡的後裔,若有蘇軾移靈河南事,那他們為什麼會留在常州?為什麼不去郟縣?再,在常州,21世紀時,我去過那裡的東坡公園。那公園三面環水,古樹林立,風景優美,是個風水極佳之地。中國社科院的學者莊先生遊覽此地時,就曾發出疑問,說,為什麼公園的佈局有陵園風格?為什麼公園東側的土山是公園最高點?為什麼山下有乾隆皇帝的御碑亭?為什麼那裡還有蘇東坡的洗硯池?如果,你確認了蘇軾是葬在常州的,那就一切都合理了。所以,我要盜蘇軾的墓,我當然要去常州,我哪能去郟縣吶?好在,現在蘇軾還活著,11年後,我們拭目以觀,蘇軾葬哪兒,後人會迷糊,我們眼前的事,打聽一下,哪會搞錯?我讀書時就知道,那個河南郟縣的“三蘇墳”,有蘇老泉、蘇東坡、蘇轍三蘇的墓葬。但那只是象徵性的‘衣冠冢’。那是兩百年後的郟縣縣尹楊允搞的眼球工程。並非如有人說的,他的兒子蘇過,根據蘇軾他生前有‘葬於嵩山’的遺願,將遺體運至河南,與早年亡故的繼妻王潤之合葬於郟縣。11年後,他的弟弟蘇轍客死河南許昌,就近與蘇東坡再葬在了一處。

老爸,我說蘇軾歸天,他的屍體必葬常州,還有個理由。就是,蘇軾死於1101年。其時,前些年蘇軾所屬的舊黨、蜀黨被重新上臺的新黨打擊;蘇軾在朝廷中最大的靠山太皇太后宣仁聖烈皇后高滔滔已於蘇軾歸天的八年前的1093年崩,而朝廷中另一比較支撐蘇軾的宋神宗趙頊的皇后已在1085年宋哲宗繼位時,尊為皇太后。1100年宋哲宗去世,向太后臨朝聽政。但是,在1101年正月,也崩了。故,在1101年七月蘇軾卒時,他的朝中兩大靠山蕩然無存。從整個朝廷的大氣候看,雖然在1100年,向太后力排宰相章惇之議,擁立端王趙佶為帝,是為宋徽宗,於是舊黨重新上臺。這期間,新舊交替,勾心鬥角,政治風氣惡劣。其時,蘇軾卒,如果,大動干戈,移靈幾百裡,過江翻山,新黨不會容之,舊黨不敢多事。活人不能因為死人而弄得活人不死不活,所以,聰明的蘇過,絕對不會冒天下之大不諱,長途移靈,無事生非,自尋煩惱。

再說,在1084年(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時。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當他準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交錯,風景優美。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飢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於是蘇東坡就選擇了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所以,別說蘇軾有意郟縣,其實蘇軾在死前17年,就有意在常州終老,在常州留根。”

王木木:“丫頭,那麼照你說,在二十幾世紀,東南西北各處的蘇軾墓葬都是個空殼?都沒有蘇軾這個餡的?”

完顏燾萍:“那當然,金蒙都是破壞者,反感建築。所以,金人滅北宋。就是離汴京不遠的郟縣有蘇墓,金人不盜墓,也會毀了那些碑。而其時那些已經沒了約束的宋人哪能不去盜蘇軾墓?後,蒙元滅南宋,就是常州有蘇墓,蒙古人不盜墓,那些無國無法的宋人不會去盜蘇軾墓?所以,老爸,請你正視我的考古事業,請你重視我的考古事業,我不是在盜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