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裡也有各級組織,比如小學有少先隊,中學有共青團,大學裡有黨支部等,這時候。這些團體都會組織起來,詳細跟大家說明目前的形勢,要大家貫徹主席的思想,繼續在安心學習的同時。也要真正的“時刻準備著”,做好最壞的打算,也就是巷戰做準備。
換句話說。所有的學生,都要一邊學習。一邊搞軍訓,軍訓會使用新中正步槍。必要時候學生拉出去就能戰鬥。當然,他們的學習,不是野戰,而是巷戰。
太平府城裡是這樣,城外的情況就又是另外一番模樣。
由於一級動員令已經下發,各個村子裡的村官機構,也就是農村保障會立刻就做出行動,直接召集村民,然後開啟武庫,開始按照登記的情況發放槍支,並要求一級預備役人員在指定的時間指定的地點進行集結,平時主要是進行訓練跟巡邏,隨時聽候上面的指示。
當然,由於預備役開始的時間不長,加上各地農村加入農會保障會系統的時間各有不同,因此動員能力也各有不同。
像李志高原本私人領地的那兩個實驗村,還有緊靠實驗村的四個村莊,動員能力最強,他們已經完成了動員集結,並且隨時可以組成四萬大軍,具有實際的戰鬥力,李志高之前所說十五萬大軍裡的四萬預備役,就是指的這幾個地區的兵力,但並不是說這裡只有這麼點。
像其他偏遠點的農村,可能一個村也就出個百十人,甚至只能出個十幾人的一級動員兵,而且毫無例外,這些人都是男子,沒有女人。這不是說他們沒有更多人,只不過肯參加預備役的就這些,這是跟宣傳沒到位有關。
要知道,不是李志高的私人地盤,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會強制命令別人也聽自己那套。
就好比在李志高的實驗村,之所以能動員這麼多兵馬,主要還是因為這兩個村已經實現了機械化,有大量的農用機械,勞動力得到了極大解放,村民的民心也緊緊捆綁在李志高的身上,這才能踴躍參加預備役。而其他地方,由於沒有實行打土豪分田地那套,反而是搞農場聯合會,聯合了地主階級,雖然也分給農民一點甜頭,但基層的組織能力就差一點了。
好在,有弊就有利,雖然其他地方沒有鬥地主,但透過農場聯合會的運作,緩解了地主跟佃農之間的矛盾,對緩和社會矛盾有好處,能讓農村社會更加穩定。
至於那十萬建設兵團,也每人發了武器,透過各級黨組織成員告訴了他們目前的形勢,但平時還是繼續搞建設,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用到他們。但別說,因為這樣,這些衣食無憂的建築工再次甭發了火一般的熱情,不停的宣誓表決心,在建設好家園的同時,堅決不允許清朝走狗過來破壞!
很簡單,因為這些建設兵團在建設城市的時候,上面已經答應了他們,新城市會有他們的一席之地,也就是說,會建設一片住宅區,專門讓他們住進去,到時候,他們的家屬就可以住進新城市,享受新城市的待遇了!
沒有人比他們這些建設者更清楚,新城市的好處了,這是從一開始就開始考慮水電管道以及排水等方面的現代化城市,而且以後在這裡住的市民還有各項優惠措施,比如子女入學之類,這當然會激發這些建築工的熱情。
現在,聽到清軍居然想來搶奪他們的勝利果實,那自然是堅決不準!要不是各層組織極力約束跟講解,說主席的軍隊完全能打退清軍。他們都想立刻就不幹活,拿著槍去打仗了。
總而言之。整個太平府,至少在當塗縣這個李志高滲透最嚴重的城市。裡裡外外都因為大兵壓境的事情而發動了起來,不管是城裡城外,都是一片群情激昂,信心百倍,讓當地的外人驚訝不已,也震驚不已。
特別是那些呆在這裡的洋人,因為了解的更多,所以對此更是震驚的無以復加,不但是為這種動員能力驚訝。也為這種民眾的狂熱所害怕,所以洋人基本都輕易不上街,就算上街也小心翼翼,都走有警察巡邏的大道,不敢走小道了。
雖然這些洋人也知道,雖然這個城市對洋人與中國人一視同仁,但實行的法律法規,卻是按照西方來的,所以平時他們也都能接受。只是不能作威作福而已。不過,那是平時,平時大家還相安無事,但誰知道像這種狂熱情況下。是否還能繼續相安無事呢?拳亂的風波,他們可還是記憶猶新的。
好在,因為各級組織的約束與引導。這次民眾的怒火主要是針對清政府,真沒洋人什麼事兒。反而經過五毛眾長期的潛移默化,普通民眾對那些洋人已經沒那麼敵視了。
此刻的太平府城裡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