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2 / 4)

它鑄幣的鑄造和償付能力;各國的銀行跟金融機構內,輔幣和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金幣或等量黃金,而國家貨幣儲備也是以黃金為唯一準備金。

在金幣本位制度下,各列強國政府通常都以法律形式規定貨幣的含金量,兩國貨幣含金量的對比即為決定匯率基礎的鑄幣平價,比如此時的英鎊就是含金量很高的金幣。

在1914年以前,黃金是可以自由輸出或輸入國境的,並在輸出入過程中可以自由的形成鑄幣,是一種自由的物價流動機制,靠黃金本身的穩定性,能對匯率起到自動調節的作用。這種制度下的匯率,因鑄幣平價的作用和受黃金輸送點的限制,因此價格的波動幅度不大,是比較穩妥的一種貨幣方式,比什麼紙幣強太多。

也就是說,此時的黃金是一種主要的流通貨幣,全世界的黃金也都是能自由流動的,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各國紛紛發行不兌現黃金的紙幣,禁止黃金自由輸出,金本位制才隨之告終,從那以後,黃金的大量獲取才越來越難。

此外,對於此時的大清朝來說,因為市面上主要流動的貨幣是白銀,黃金不是主要貨幣,因此民間的黃金保有量很大,所以雖然清朝政府很困頓,沒多少黃金儲備,但民間的黃金儲備可是很大的。

清朝黃金產量很小,為什麼這麼多黃金?這個也跟世界貿易形勢有關,或者說跟清朝長期的白銀外流有關。

因為此時大清朝的黃金跟白銀兌換比,大體是維持在一比三十上,而此時世界其他主要列強國家,比如英國美國法國等國,黃金跟白銀的兌換比只有一比二十四左右,期間有很多利差。所以此時來中國做生意的洋人,大都喜歡用黃金支付,這樣可以透過匯率不同變相的增強自己的購買力。而中國民間收了這麼多黃金,卻沒有體現在市場流動上,因為清朝市面上主要的流通貨幣依然是銀兩跟銀元,而不是黃金,所以說,這時候清朝民間的黃金儲備是很多的。

只有清朝滅亡以後,國家開始陷入長期的動盪與戰火,歷經近四十年的困頓之後,黃金大量外流,中國的黃金底蘊才逐漸被抽光,但在此時,雖然滿清依舊很**,可民間還是很殷實的,這從這批貨的搶手度就能看出來。

明白這些後,李志高才恍然大悟,他還真是遇到好時候了,這是一個以黃金為主要貨幣,並且可以讓黃金自由流動的世界,要是不趁機賺便宜淘換黃金,那才是真的傻子呢。

不過,短時間聚集這麼多黃金,也短暫的炒高了當地的黃金價格,造成了南京等地的黃金短缺,所以讓劉潤生那邊的銷售額在維持了一個半月的火爆銷售之後,迅速就跟著大跌,這不是說李志高的貨不好賣了,而是能支付的黃金不足了,換句話說買得起的人不多了。

按照劉潤生的說法,這應該只是暫時的,由於如今整個世界形勢都是金本位制度,此時的清朝又不是閉關鎖國,相信隨著時間推移,市場自己就能自我修復這個空白,畢竟當地黃金價格變高了,外來的黃金肯定就會湧入,這是趨利的必然趨勢。

換句話說,李志高目前吸取的這點黃金,對世界整個的金幣本位制度還造不成衝擊,頂多暫時打了個小水花。

儘管是這種黃金自由流動,可隨意兌換黃金的好時期,但能在這麼短時間賺這麼多錢,還有兩個原因。

首先,就是因為正好遇到了南洋勸業會,世界各地的豪商雲集,購買力旺盛,特別是那些財大氣粗的洋商。而且大多數人都是走的批發,這才有這麼大的銷量,如果是正常來說,絕對不可能一個月賣這麼多錢的,購買力擺在那兒呢。

其次,那自然就是李志高那批貨太搶手了,導致貨物本身就可以當做貨幣。不說別的,光那些雪花膏、洗髮露,香水,潤唇膏等日化用品,就能讓所有的貴婦發狂發瘋,其他那些光可鑑人又不會生鏽的不鏽鋼製品更是讓人慾罷不能。

貿易以及金融這個東西,其實說到底就是人們的購買**以及購買信心,就好比黃金之所以穩定,是世界上大多數人都認可他穩定,不是他本身有什麼魔力。同樣,這些新貨品具有讓人,特別是女人發狂的魔力,需求量大,數量卻少,屬於經典的供不應求,所以銷售額火爆也就在意料之中。

實際上,如果不是李志高堅持用黃金支付,銷售額還要火爆幾個檔次,也就是因為黃金貨幣的不足制約了大家的購買力,才導致目前的銷售高峰只持續了一個多月就陷入低谷,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黃金貨幣的穩定性以及一些侷限性。

也就是說,後來的銷售低潮,絕對不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