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佛道禁果 作者:兩塊

。他眼見得一支長劍從那山匪手中落下來,他人還在地上,卻連忙伸手接住,他一抓住長劍,立刻,他的武功定勢的一切特長都發揮出來了。他接住長劍時,劍尖朝上,他順勢向上一刺,頓時就刺中了那個山匪的腰肋大|穴;那山匪一聲大叫,後縱而退,“叭”地跌落地上。這時候,郭子嶽已經彈身而起,身形尚未站定,已經又是一劍刺出。那山匪陡然看見一支長劍刺向自己,連忙又向後滾開。如此一來,郭子嶽已經恢復了常態,一劍在手,有恃無恐了。

那個領頭的山匪大喝:“什麼人多管閒事?滾出來!”一個身穿紅衫青裙的姑娘從樹後走出來,輕聲道:“大膽山匪,活得不耐煩了,竟敢對本姑娘吆喝!”說話聲中只見她單腳一踮,人已飄然而起,人在空中,連連跨步偽同時,已經攻出了長劍,幻起一片光幕。在一片光幕之中,那長劍幻化成了十支百支,哪一支是虛影?哪一支是實劍?那個吆喝的山匪根本就分不清,他甚至來不及暴退,只聽咔喳一聲響,他的頭顱已經被削成了兩半。—猶如切瓜一般。

郭子嶽大叫:“陽女俠,請勿濫殺!”

那姑娘正是陽春霞。

另外二個山匪嚇得呆了,連逃走也忘了。

()

郭子嶽上前,以長劍指著受傷的山匪道:“你們是什麼人?”。

那些山匪原來是三比一,現在成了二比二而且這二個年輕男女顯然武功比他們高出不知多少,頓時嚇得跪地求饒。

“大王饒命!大王饒命!小人是太行山中的山民……”

郭子嶽心細,以長劍挑起一個山匪的短褐衫,見他扎腰所拜仍是山藤,方才真正相信真是土著山民,並非皇家或道士派來取他性命的,當卞喝道:“將屍體埋了,不準再攔路搶劫!”喝罷,從那個持劍的山匪腰間解下劍鞘,掛在自己腰間。長劍歸鞘後,從身上摸出一錠銀子,大約有二兩左右,扔給那人道:“這長劍賣給我了,你們去吧。”

兩個山匪得饒,飛逃而去。

郭子嶽辦完這些事後,對著陽春霞叉手(注:唐代禮節,叉手為禮如宋明時之抱拳為禮。)為禮道:“多謝田女俠救護之恩。想不到陽女俠的武功是這般高絕。在下如今有長劍在手,大約可以自保。這就別過。”

“且慢。”陽春霞說。“請問公子要去何處?”

“這個……在下自己也說不清。”

“公子家中的事,你自己知道嗎?”陽春霞說,充滿同情。

“知道。”郭子嶽說。他把陽春霞的同情分明看作了憐憫,覺得屈辱。“在下如今孑然一身,要那空冷的山莊何用?正好雲遊天下,這就別過。”

“我——”陽春霞急忙說:“我……也是家破人亡,可以……

可以……隨公子一路麼?”

郭子嶽先是一怔,繼而一笑道:“原來陽女俠是想保護在下,這倒可以免了。”說完,自顧沿山道而去。

郭子嶽經此一仗,明白如今自己孤身一人,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各種危險。他再也不敢大意,心中告誡自己再勿沉溺於無謂的哀傷之中,如若莫名其妙地死了,那才冤枉得很。他開始考慮還要不要再去長安——他究竟去幹什麼?去找趙歸真報仇?還是去把王若蘭搶回民間?

他立即又感到一陣揪心之痛——他去長安找趙歸真報仇,明擺是一條死路;那麼,以他那點武功,又豈能搶得回王若蘭?

他流著淚水往南方走去了。心中想著枉死的父親,可以說,是他害死了自己的父親。當初他父子二人從一座古墓中得到了一張戰國時期的趙王城地圖,從中查得趙國王宮的確鑿位置,他們每逢夜間便帶了三個親信悄悄地去挖,將挖出的土倒進從越王城遺址上流過的滏陽河。白日他們以木反罩住洞口,以土覆蓋,這樣幹了三個多月,都沒有暴露,並且找到了被埋在地下的這個紫瑰盆。如若不是他一時衝動夜間偷偷從家中拿出去取悅王若蘭,響石山莊會召至飛來橫禍嗎?他下決心要找到五葉禪師,學成絕藝,為父報仇。他出了太行山,向邯鄲行去。他要去向亡父的墳墓叩頭,並且取些銀兩,再去廣西海陽山。

兩日後,他到了邯鄲。

他怕響石山莊有官兵暗伏,他在子夜時分回到了山莊,看見大門貼上了官府的封條,便越牆而人。

他先去了後花園。

後花園的一棵大槐樹樹下,一堆新土,葬著一個好勇鬥狠不計後果的武林人。新土前面,有一塊墓碑,墓碑上赫然刻著落款:“不孝之子郭子嶽涕泣而立。”幾個楷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