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進了皇宮,直接去了麟德殿。
麟德殿中,此時已有十數人各自坐在酒桌前。武宗皇帝坐在殿上。仇士良、魚弘志等宦官集團坐在右邊,後面是佛門高僧:宗密、法玄、尉遲長孫、宏道和宮中靜思庵住持陽春霞。而左面,上首是新任宰相李德裕及幾部大臣,然後虛位兩張,顯然是軒轅集與趙歸真;再後面是茅山派住衡山的高道劉玄靖,羅浮山鄧元超。
轅轅集一飄進來,便直接飄到了他那張酒桌上,而趙歸真卻陪著郭子嶽站在大殿中央。趙歸真跪拜道:“啟稟陛下,臣趙歸真斗膽為陛下帶來了一位客人,還乞萬歲恕罪。”
郭子嶽勉強舉手一揖,卻沒有下跪。
武宗笑道:“這位俠士名叫郭子嶽,與朕那愛妃還沾點親戚,朕在終南山宗聖觀中是見過的。不過,他那時和先生打得昏天黑地,如今先生又為何要替他引薦?”
趙歸真道:“臣在二十年前無意間殺了郭大俠的父親,是為臣道輸理。臣道已和郭大俠化干戈為玉帛。求皇上賜座郭大俠。”郭子嶽冷聲道:“趙歸真,我可沒有同意不報殺父之仇。我是隨羅浮仙人進宮來聽講三寶來歷的。你且去你的座位上坐下,在下可不領你的情!”
舉座一聽,頓時譁然。和尚高興,道士憤怒,群臣卻為他這領情卻無禮的舉動所激怒,只仇士良含笑不語。
眾人正譁然間,武宗道:“郭大俠,這就是你的不是了。朕的道術傳度師趙仙長,對你如此禮賢下士,你卻如此倨傲,未免有失高人氣度吧!”
仇士良見郭子嶽雙眉上豎,知道他要頂撞武宗,連忙起身道:“啟奏陛下,這位郭大俠,原來在五坊衙中當過幾天上賓,臣對他甚為了解。郭大俠恩怨分明,受了五坊神鷂之恩甚且割股相謝。趙道長對他禮賢下士,含有收買之意,也怪不得郭大俠不願接受。求陛下賜郭大俠共飲!”
武宗到了此時,也不能不賣仇士良一個面子了。他道:“賜坐。”
仇士良立即介面吩咐道:“請將郭大俠的座位置於我的旁邊。”
仇士良因擁武宗有功,在武宗在位的頭二年間,真是權傾朝野。武宗若不賜座,恐怕仇士良也要喝令賜座了。他更讓郭子嶽坐於他的旁邊,更是心存結納,卻也給足了郭子嶽面子。
郭子嶽道:“在下有佛門前輩在此,不敢有僭。望皇上與仇大人準在下坐於文安公主之後。”
武宗道:“如此也好。”這句話說完,武宗立即便轉了話題以掩飾心中的不快。他問軒轅集道:“羅浮仙人,剛才朕正要與你共飲一杯,你卻一眨眼就不見了。你到哪裡去了?”
“貧道去驪山喚趙道友與郭大俠去了。”
武宗驚道:“什麼?前後僅僅半個時辰你怎可能去驪山打個來回?那可是一百多里路呀!”
軒轅集笑道:“老道這不是回來謝飲了麼?”
二人對飲一杯,武宗尚是滿臉狐疑。
李德裕道:“啟奏陛下,傳說羅浮仙人乃當今天下第一高人,高壽已有二百餘歲,幾與大唐帝國同齡。如今國泰民安,國外懾於帝威,紛紛獻寶天朝。風松石便是稀世寶物。偌大一座麟德殿,有一風松石擺於殿中,竟如百塊巨冰鎮熱一般。羅浮仙人稱他知道三寶來歷,如今正好講來,為陛下助飲。”
武宗道:“既然羅浮仙人約了大家前來共飲,自然是要講的。
不過朕自小便好神仙法術,羅浮仙人又被傳說為天下第一高人,請仙長先施幾個神仙法術,讓朕開開眼界。”
軒轅集道:“老不死的哪有什麼法術?老不死的是一隻大酒桶,請陛下先賜御酒四壇,讓老不死的墊了底再說。”
“仙長要大壇還是中壇或小壇?”
“中壇可是十二斤裝者?”
“然也。”
“那就先喝四個中壇墊底吧!”
武宗立即吩咐:“上酒。”
古人好飲,尤其崇敬善飲者。能飲數升者已是海量了,如今軒轅集聲稱先飲十二斤裝的四壇,即四十八斤,而且只是墊底,剎時間滿座皆驚——當然有人不驚,道佛高人就不驚,仇士良也不驚,因為仇士良早在以前就見識過軒轅集的海量。
太監抱過去四壇酒,依次放在軒轅集的身邊。酒罈剛放好,從酒罈內便陡然冒出四股酒柱。酒柱衝破了泥封,如噴泉一般衝起三尺多高,彎了下去,直射入軒轅集的口中。
武宗素性豪爽好玩,但以前從未見過這等飲法。如今見酒從壇中自己噴出,四股噴柱形的酒匯為一股,被軒轅集飲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