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願景國際財團主要提供業務發展資本支援及過橋貸款,以便於實施紅籌重組及今後業務快速擴張;雙方基本認可對方的價值
值得深味的是,當初統一宣佈期望參股匯源後,匯源高層曾表態,希望繼續引進在行業上可以互補的產業投資者而非專業投資機構。匯源的真實意圖非常明晰。然而,在匯源此次的合作協議中,除了法國達能,美國華平、荷蘭發展銀行以及香港惠理基金都不是產業投資者。世界分析,此時的朱新禮已經有了加速上市步伐的考慮。
匯源引進戰略投資者的舉動與當年蒙牛和摩根斯坦利、英聯、鼎暉的合作頗為相似。朱新禮更看重產業投資者帶來的希望,因此在匯源在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同時,吸引了產業投資者達能的參與,達有的參股比例高達22�8%。
一口氣引進4家國際戰略投資者,匯源可謂是“財大氣粗”了,關於發展走向,朱新禮表示:“匯源一直都是專注於果汁行業,從前是這樣,今後也將是這樣。”朱新禮認為,相比與發達國家人均消費果汁40多公升,中國的人均消費量不足2公升,這個市場潛力太大了,匯源融資後會在渠道、研發、新品、產能等各個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但絕不會搞多元化,仍然會專注於將果汁行業做大做強。
三、牽手達能,上市夢圓(4)
引進產業投資者,同時引進戰略投資者為匯源為上市鋪平了道路。換言之,也許這時已為今年可口可樂併購匯源的埋下了伏筆。
(三)夢圓香港主機板市場
匯源在壯大,名聲與日俱增,但是公司再大,如果不上市,也很難為眾人知道。匯源上市是朱新禮長期以來的夢想,他一直在考慮上市的最佳時間。
對於匯源而言,上市可是一件大事,關係到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上市不但可以提升匯源的聲譽,而且會迅速融資,加速匯源發展的步伐。
從1999年起,匯源就開始有了上市計劃,這個夢想讓朱新禮等了8年。2001年匯源曾傳出謀求上市的訊息,但後來因為與德隆合作,解決了資金問題而又被擱置下來。
與德隆分手後,朱新禮又提出“先完成內部股權改造再上市”的謹慎考慮,不想時機不成熟倉促上陣。與統一合作以後,匯源的上市計劃才重新提上日程。匯源的上市之路真可謂一波三折。
匯源真正開始上市的準備工作還是在與達能合資以後,達能的加盟為匯源上市增加了一個大籌碼,從此匯源上市進入了快車道。
2007年2月23日,朱新禮如願以償, 匯源果汁(程式碼1886)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股價一路上揚,當日收報9�98港元,比招股價高出66%。匯源果汁上市首日表現如此火爆亦在預料之中。
作為中國果汁飲料行業的旗艦企業,匯源果汁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就受到了香港及全球投資者的熱烈追捧。匯源果汁此次招股共發行4億股,招股價最終確定為6港元,為招股區間價4�8港元至6港元的上限,籌資規模達24億港元,其對散戶投資者的公開發售部分超額認購達 937倍,凍結資金2250億港元,為香港股市歷來凍結資金第五大新股。由於散戶投資者認購反應熱烈,根據回補機制,面向散戶發行的比例提高至50%,達2億股。相應地,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比例由90%降至50%。
經過8年的艱苦努力,匯源終於敲開了股市的大門。這個號稱自己在資本運作方面還是個“小學生”的人,抓住了機會,他頗有感慨地說:“匯源上市做了大量細緻工作和充分地準備,真是細到把頭髮絲都數了一遍。”
透過海外IPO,匯源果汁正式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所得到的收益不僅僅是支援其發展的現金流得到了大大的補充,同時還獲取了更廣泛的國際化視野,企業的公司治理也將因為成為上市公司而更加規範,從而使得公司的長遠發展更加穩健健康,標誌著匯源邁入了國際化企業的行列,擁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和嚴峻的考驗。
一如他那憨厚的相貌和誠實的性格,朱新禮從來沒有把上市看作圈錢行動。關於上市,他感到更多的是壓力。“上市不是結果,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對我們來說,更嚴格的檢驗還在後面。作為公眾企業,投資者會拿著‘放大鏡’來審視企業。現在,匯源董事會辦公室每天都會接到很多股東電話,來了解企業發展的狀況。他們的投資熱情高,就會期望高,要求的回報率也高。隨著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人民收入增加,消費者對健康消費的需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