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收支平衡了,不需要杜克挖東牆補西牆,倒貼多少魔力。
不說後頭的,哪怕前面的那些人都不見得能佔杜克便宜。
這就好像杜某人穿越前旅遊點那些所謂本地手工藝品,全特麼是義烏出來的,五折買都傻透頂了,一折給他都有賺。
表面看來,杜克簡直是大甩賣。
內裡的貓膩之多,讓杜克為數不多的良心都覺得過意不去。
假設現在普通天空法師丟個初級火球術要50個單位的魔力。實際上,要達到相同效果,根本用不了那麼多。
這個時代的魔法教育其實是很原始的,一個法爺摸索出一條比較可行的路,然後言傳身教下來,一大票人會用了,那就成了經典。
再加上有點腦子的法爺都點錯天賦跑去做各種作死的研究,很少有法爺會管基礎的魔法是否效率,是否還能進一步改善。
“如果你的大火球丟不死敵人,那是因為你的火球還不夠大,不夠猛!”百分之九十的導師都這樣說。
因為他們只看到火球離開法師的控制之後,消散得很快,要丟出三十碼然後砸中人時還保持威力,他們只會一味地集合火焰元素,而忽略了其它的問題。
杜克則不然。
以前達拉然歸安東尼達斯管,自然沒有他插手的餘地。後來羅寧上位當肯瑞託議長,杜克那時候忙得頭上冒煙,也沒工夫去理會法師們。
現在杜克要當法師之神了,哪怕是半神,他就有那個義務去勾引,哦,不,是矯正那些萌新法師的錯誤。
首先是魔法模型。
以前那些傢伙用的亂七八糟模型,杜克是瞧不起的,要用魔網,就必須用我的模型。如果有誰有那個本事撇去魔網的神性光環,仔細研究,就會發現裡面的火焰魔法和冰霜魔法充滿了流體動力學的應用。
所有的魔法射出,都經歷過一個類似於扁頭噴嘴的縮過程,就好像水槍一樣。
其次是預定射擊軌跡。
以往是直線砸出去,半路魔法飛到哪裡就不管了。能打中是好事,打不中就自認倒黴。命中率不考慮,完全靠數量去湊。
這也是為什麼法師必須組成法師團,才更有威力。因為瞎j吧亂打,一股腦地轟過去,任敵人再莽都轟成渣渣。
現在杜克講究的是魔法射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