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感覺,他覺得只要他體內的真氣再深厚些,他的精神力再強大一些,他就能同時操縱這目前仍是“形合神離”的兩種真氣。而若以後修為再深些,使兩種真氣真正達到“形神合一”,那他必然會在武道上再有一個大的飛躍。
因為,“虛僧”無我和尚的“梵天禪氣”,經過他六七十年苦修,已經達到了極高的境界。“虛僧”雖然時而莊嚴時而詼諧,但對佛法的認識卻不落其武功上的修為。甚至說,他在佛法上的修為比武功還深。
因而他所修煉的“梵天禪氣”充滿了佛家之氣,異常寬厚、仁慈。李笑天能夠於“虛僧”的“梵天禪氣”正好小成之際,得到“虛僧”輸入一些“梵天禪氣”保他心脈與傷脈的好處,可謂福緣不潛。
李笑天自然不知道這些,他不知道他自身的真氣,目前最缺少的就是“佛法”與“道法”的輔助。而“梵天禪氣”剛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彌補了他在“佛法修為”上的不足,說得上“福緣天至,自仍不知”!
PS:明天本書的“VIP+公眾區”章節繼續同時更新!歡迎書友們多提寶貴的建議!
第八卷 神州飄搖 第06章 躋身先天(三)
這時,雖然“梵天禪氣”與李笑天體內的真氣融合了,但由於“梵天禪氣”中佛性太強,一時不能為李笑天全然消化,因而兩種真氣暫時只能“形合神離”。
當李笑天氣運十個周天後,周圍的空氣開始加快流動,轉瞬間以李笑天為中心旋轉起來。這個現象當然引起了身旁三人的注意。
李笑天雖然正處在神遊中,但這次不象往日,他卻對周身的情況能夠察知甚詳。以往,他對行功之時,身旁有什麼異象,並不十分清楚。就如昔日黃山天都峰頂“觀雲之悟”時雲氣附身之事,他至今仍是半信半疑。
然而此時,他卻在心神浸入空靈之境時,仍能感覺到身邊的變化。他仍是閉著眼睛運功,但卻能清晰地“看到”身周空氣沿著圓圓的軌跡圍著他旋轉。
同時,他感覺到肌膚上的每個毛孔都張了開來,絲絲涼涼的感覺從體外向透過毛孔向體內的經脈延伸。
起先清涼感覺的範圍與程度都還比較小,但當他有意將心神向“意念欲達”的地方轉移時,全身毛孔好象陡然接收到什麼命令,全然張開到最大程度。
李笑天發現身邊旋轉的空氣陡然放慢速度,由旋轉逐漸改為向身體裡運動。身邊三尺寬度空氣的空氣團,逐漸內縮。
不過數息,氣團的寬度僅有半尺,由無色變成赤白,然後再變成一種奇怪的顏色。那種顏色並沒有色彩,但不用憑自身內功修為去感知,就能用肉眼看見。
那是種透明的色澤,薄薄的一層,既好象密不透風凝為一片,又象隨時都可以散去。半尺寬的透明氣團逐漸向李笑天體內消失。
而此時李笑天的感覺卻特別的舒爽,絲絲清涼的感覺已變成全身的舒泰。整個人的心神由進入空靈之境中“虛無感”,變成“實在感”。
李笑天的氣質也在逐漸改變,外露的肌膚好象鋪上一層光瑩的色澤,而臉上更如泛著淡淡熒光般,透著神秘的氣息。既有道家的飄逸,又有佛家的莊嚴,兩者給人的感覺雖然非常淡,但足以震駭身旁的三人。
李笑天整個人顯露出獨特的魅力,這種魅力是一種佛性與道性糅合的奇異氣質,是一種讓人見之舒暢的神韻,是讓人非常願意親近的自然感覺。這種表現直讓身旁三人看傻了,有點回到兒時的感覺。
此時,李笑天既能隨時浸入空靈之境,讓心神無限延展,感受夜的靜謐與空間的廣闊,各種蟲鳴鼠竄、風吹草動之聲清晰入耳,又能分出心神察知自身的變化,清楚地“看到”體內與身邊的變化。
李笑天還不知道,對習武之人來說,前一種情形叫“外視”,後一種情形叫“內視”。當然,江湖上的武林人士,並不非常在乎這些叫法。
武功高手雖然多是內外靈覺俱強之人,但大多都有偏重,能夠在“外視”與“內視”上都達到很高修為的人並不很多。
如“龜息大法”,就是一種以極強的“內視”修為為基礎,才可以修成的高明武學。而六識敏銳,精神力強大之人,在“外視”的修為上就非常高。
目前,李笑天正處在“內視”與“外視”欲合一的境界,達到“內外視”合一,就可以進入練武之人夢寐以求的“心隨意動、靈神合一”的境界。
達到“靈神合一”境界之人,可以隨時處在高度的警覺狀態,既可以以超強的靈覺隨時感知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