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四大金牌殺手則死了兩個,其中一個就是那個嗜血、無情美女殺手蘇冰。另外,還有三十多個修為高深的殺手倖存下來,就是憑藉這些剩下的高手,吳通才得以逃脫。
金陵王府的兩百個銀令高手組的高手,只剩下十幾個身手不凡的,其餘的人不是被大內高手殺掉,就是死在絕頂高手們的決鬥中。
趙三少的寶刀斷了,右手五指全沒了,內腑受了嚴重的內傷,就算他以後養好了內傷,還能用手使刀的可能性恐怕不大了。
公孫大娘和魏侖的傷勢差不多,都是體內經脈寸斷,要想修復經脈非常困難,而即使經脈痊癒了,要繼續施展武功,將更加困難。
慕容康死了!在對抗吳通的四人中,他的修為相對最低,所受到的衝擊力也最大。儘管他的“正反十拿手”快臻大成之境,但這個更利於近身搏鬥的武功在當時並沒有多大作用,因為大家的攻擊都離自身有一段距離。
李笑天那邊的生死搏鬥相對弱些,李笑天和杜伯陽的聯手攻擊,徹底把聶弘景壓制住。
在戰場上還沒有現身之前,杜伯陽就看見“刀皇”趙三少施展“刀之無鋒”,受他的啟發,他竟然一下子摸到了“戰魂噬天”的門徑。就是憑此,他才把聶弘景嚇住。
聶弘景的武學天賦並不比杜伯陽差,在形勢極為不利的情況下,竟也被他摸到了“劍碎虛空”的門檻。於是開始強強對抗。
但是聶弘景畢竟領悟的時機和場合不對,而李笑天的攻擊也十分厲害,就這樣在李笑天和杜伯陽的聯手攻擊下,剛剛領悟一點“劍碎虛空”的道理的聶弘景來不及做新的“劍尊”,就抱憾而死。
在李、杜二人的聯手下,聶弘景並不是一味被動的,尤其是最後一擊,他用盡十成的功力發出剛摸到門邊的“劍碎虛空”,不但毀掉了杜伯陽的左臂,也使李笑天受了嚴重的內傷。
三日後,金陵王府的五十萬大軍被以神衛軍為首的六十萬大宋軍隊分割追擊,逐步趕逼,一直逼到京城開封城外的曠野上。
當還存著僥倖心裡的趙頡看到了早就嚴陣以待的二十萬禁軍和御林軍後,終於垂下了高昂的頭顱。前有堵截,而有追兵,陷入四面楚歌的金陵王府軍隊,在八十萬宋軍的合圍下,很快潰敗下來。
經過半天的決戰,金陵王府的軍隊被殺了二十多萬,投降了近三十萬,金陵王趙頡羞於失敗,選擇了自殺。
一代梟雄就這樣死了!
他沒有死在金陵城,也沒有死在京城裡,而是死在京城外的戰場上,雖然是自盡而死,但死的還算有點骨氣!
京城的決戰以金陵王府一方的徹底失敗而告終,金陵王和他藩鎮將成為歷史的塵埃,永遠散去。
劍王谷的谷主死了,即使繼續存在,也成了真正的“傳說”裡的所在,再想崛起,恐怕難如上青天!
暗手盟的命運與劍王谷相似,損失了大批高手之後,殘廢的盟主吳通還有什麼雄心爭霸天下呢?他已失去了那個資格!
大宋朝廷是以“慘勝”來結束京城之戰的,慘勝的後果就是大宋皇朝的局勢失控了!迎來的將是各種勢力的瘋狂角逐,而江湖將必然更加血雨腥風!
———
注〔①〕:趙頊是大宋的第6個皇帝,即神宗。其子趙煦是哲宗,趙佶則是其第11子。
第十七卷 群魔亂舞 第01章 魔出北盟(一)
京城決戰七天後,婉言拒絕了“刀皇”趙三少的邀請,李笑天帶著司徒瑩、古逢春、蔡思雯等人離開開封,向襄陽的方向行去。
衛小影和包廣二人沒有同行,他們都是闖蕩慣了的人,喜歡行蹤詭秘,當然更重要的是大宋北境的情報網需要完善。
二人最近去過冀北(河間府),對那裡的情報負責人做了一番安排,但長安天樂幫還沒有去,包廣要到長安和天樂幫幫主管琨商議一番,針對西北情報網的不足之處,制定出改進的方法。
包廣能成為風媒該界的知名人物,與他經常在江湖上走動有關,他腦袋裡的情報訊息多來自於平時的觀察和打聽,因此,他也想在大宋北境多留一些天,補充補充腦子裡的營養(訊息儲備)。
而衛小影自從認識包廣以來,就把對方看成自己的“福星”,有包廣的大耳朵提供訊息,他的“偷技”就能更好地發揮出來。當然,李笑天返回襄陽,也解放了他身上肩負的“重擔”,何況李家和琴門的建設已基本完工,根本不需他再監工。
包、衛二人帶著各自的愛徒離開京城,在一個道路的交叉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