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斥“結果”。畢竟結果是不能改變的,知道了原因才能避免下一次再發生類似的事。
謝則安寫完信後突然想起謝大郎對著沙包狠狠揮拳的那一幕,對於他們這種心裡藏著事的人來說,弄個沙包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有個發洩物件!
謝則安重新拿出幾張紙畫了幾張圖紙,幫晏寧公主設計了幾樣新玩意兒給趙崇昭解悶。
最後他給晏寧公主提出另一個辦法:給趙崇昭再選幾個伴讀,膽兒大點的,敢和趙崇昭當真朋友的那種,而不是隻會聽趙崇昭的話或者只會在趙崇昭闖禍後替他頂罪的傢伙。
謝則安想了想,又給晏寧公主抄了首詞。
這小丫頭比趙崇昭更小,思慮的東西卻比趙崇昭多得多,要不是憂心到極點肯定不會給他寫信。
她大概也需要人寬慰。
這次的信封被塞得鼓鼓囊囊。
內侍從頭到尾都沒有催促,等謝則安寫完後才馬不停蹄趕回宮中覆命。
晏寧公主看到內侍帶回來的回信時有些驚訝,等她慢慢把信看完,心莫名地安定下來。
晏寧公主頓了頓,屏退周圍的人往信封底部找那最後一張籤紙。
等看到那一角雪白,晏寧公主的心多跳了一拍。
她拿出籤紙,看得比剛才更仔細,翻來覆去地默唸了好幾遍。
晏寧公主倚著床閉上了眼睛,腦海裡只剩下一句話。
“著意尋春不肯香,香在無尋處。”
謝則安是外人,卻比她看得更清楚。
她和趙英其實都在苛求趙崇昭,趙英苛求趙崇昭成為一個出色的太子,她苛求趙崇昭能有趙英的英武睿智。他們都希望趙崇昭能變成他們想要的樣子,所以總因為趙崇昭達不到他們的期望而不停地否定他。
事實上換一個人處在趙崇昭的位置上,未必能比他做得更好。
他們逼迫趙崇昭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真的就能讓趙崇昭變成他們想要的人嗎?
晏寧公主半垂著眼睫,低聲念道:“著意尋春不肯香……”
她心裡掠過的卻是另一個聲音:謝三郎。
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之後,晏寧公主猛地回神。
一時間她心底溢滿了複雜無比的滋味,滲著酸,透著澀,難以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