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例。
若想要擺脫此,我希望你我都能有心,而且用心!做一位理性的人,是生活所迫;但是生活始終要靠兩個人的“心”。理性做事,感性做人。
原諒我的退縮,因為我的不自信,我不確定你的心意,我不確定能否把握我們各自的變化讓你我都能傾注這一份情感。我希望你能給一份鼓勵我。
………………………………………………………………………………
○心的層次——純真之源——《山楂樹之戀》VS《呆佬拜壽》
像平常對水果剝皮一樣,人心是一層一層的,最中心的是內層,最容易刻骨銘心,但是卻最容易受傷;由內往外推的是外層,越往外的就越能抵禦外界的碰撞,刺激,越不容易受傷害,可是離中心越遠,越留不在心裡。
《山楂樹之戀》被認為是最乾淨最純淨的愛情,是因為兩人之間的對待能全部從人心的內層出發,所以才這麼觸動人心,難能可貴!
但是相形之下,早年看過的一部電影《呆佬拜壽》,我更為喜歡,一種感情要是能經歷富貴到貧窮再由貧窮到富貴的一個歷程,才是最真實的(真的人心,真的現實社會環境)。
——我感性於發自人的內心的真情實感,同時我又理性於現實的種種誘惑傷害讓內心深處漸漸砌起的一層又一層圍城甚或改變。
……
(呆佬拜壽最後一段對話)
“如果我沒傻過,你會不會喜歡我?”
“當然喜歡啦,因為你有錢嘛!”
“都知道你貪錢的啦……”
……
我很感動於這話,人的結合,都會或多或少考慮對方的社會條件,這無可厚非。一個完全從此點出發的人絕不會說出這段話,而偏偏能真心出發的人,會告訴你自己的現實……
最喜歡的是民國時期的人和事,因為當時的現實社會環境比較容易造就一輩子廝守的有緣人。在今天,我們看到最多的是什麼呢?背棄!其實無可否認的是人性是恆定,有其不變的方向,因不同的環境就會造就出不同的現象。分分離離,真真假假……
假如有一天有兩個在我心目中位置差不多的人請我吃飯,一個去高階的餐廳,一個在人流比較雜亂的街邊小吃,我會選擇後者!不是因為花錢多寡問題,而是一種心的感覺。一個大家能接受並能抵抗外界紛擾的環境。(當然這樣的氣氛和我出生環境所形成的對普通街邊飲食的好感有關。)
回到自己,我們哪一個不是首先很單純的呢?
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會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開心和不開心的事都會說出來。這是從心的內層出發的。我們的初戀正因為不會有太多顧慮而更能從心的內層與對方相處交流彼此心與心,故而能真正讓內心體驗那一份情感帶來的喜悅。
可是人隨著經歷的積累,不斷背棄與被背棄,傷害與受傷,為了更好保護自己,於是在自己的心中,設一幕圍牆,設一種防備。大家不願意付出,大家的交流多數停留在心表層上,談的是什麼呢:今天的物價如何,柴米油鹽的情況如何……
——所以人心越來越淡漠。
○十年一劫
(2009年)金大說,明年你要注意你爸爸身體……
想不到此劫果真到來了。回想起2000的情景,剛好十年,十年一劫!(十年一大運,十二年起落一迴圈)
(2010年)媽媽打電話過來“你老爸腳腫了,臉也腫了……今天去檢查了,一有結果給電話你……”
……
掛了電話,很擔心,下午結果出來了,原來是腎結石,但是比較嚴重的是,一邊腎受損已經相當嚴重,基本沒什麼用,而另外一邊石頭比較多,已經嚴重積水了。知道不是什麼大病心裡面也安心點,但是畢竟還是很嚴重,……
隔天從小鎮來到惠州中心醫院看,說床位不夠,排期很長,至少要一個多月(除非有關係,可以插隊),當天立即跨市來到東莞的石龍人民醫院。
準備了入院手續,B超,驗血……,本以為能很快做手術切除結石,但是醫院告知,腎功能最重要指標肌酐太高了,需要住院療養等待肌酐下降才能做。接下來就天天躺在床上打吊針,當時我並不知道打吊針有什麼用,以為是排毒的,後來轉院到廣州的廣醫一院後,他們告訴我,沒做手術前是不用打吊針,這下我才知道上家醫院是那麼地黑。
吊針打了幾天,醫院一般有一個規定,病人不能在醫院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