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筆“風險儲備金”的真正用途,是為了應付孩子高考失常、名落孫山時能進大學給學校的贊助費,是買學籍、買文憑的費用。錢的用途不但有違規之嫌,而且不太道德。以筆者愚見,這筆“風險儲備金”不籌也罷。孩子平時成績優秀,只是考試的心態總是不夠好,才影響了正常水平的發揮。其實,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有人指導克服考試時臨場的緊張情緒,充分發揮自己的正常水平,取得好成績名正言順地進入大學,而不是靠“贊助費”。用贊助費換重點高中的經歷還有可能使孩子放棄努力進取,產生反正有父母“搞定”的依賴思想。因此,與其有錢搞“風險儲備金”,還不如花錢幫助孩子練習如何克服考試緊張,甚至可以考慮就診心理醫生。相信孩子考試發揮正常了,不但能堂堂正正地跨進大學校門,還能幫助父母省下一筆不菲的贊助費。
3. 問:我的孩子沒有上高中,而是在職業技術學校讀書。目前她的學費比其他孩子要略高一些,且考慮到她求學時間短,參加工作也早,所以孩子將來的很多開支就要提早準備起來。我們家目前的年收入穩定在20萬元左右,且有近30萬元閒置資金。請問如想現在就開始為女兒將來的就業(如補貼她在外租房或購車等)和婚嫁打算,我們應如何調整家庭理財計劃?
答:在外租房或購車與就業好像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絡,筆者從跨出校門那天起屈指數來已經工作一十又五年,至今沒有購車,一直享受地鐵、輕軌等現代化交通工具的高速和便利,從沒有感到無自備汽車對工作有任何影響。也從來沒有在外租房,婚後居住至今的二室一廳也是夫妻兩人共同奮鬥買的,沒有要雙方父母一分錢。
本問題的主人公可以繼續進行自己原有的理財計劃,不要承擔、也不必考慮孩子在外租房或購車的費用。孩子就業以後,可以自己建立一份理財計劃,仔細權衡日常工作是否真正需要使用汽車?有無在外租房的必要?根據收入情況,量力而行安排自己的購車、租房、買房婚嫁等各項事宜,父母在其買房時可以提供一次性的幫助。雛燕終有自己翱翔藍天的一日,父母應該讓孩子早日經濟獨立,擁有自己的理財規劃。
4. 問:我們是工薪家庭,收入在8萬左右,雖不多但很穩定,且暫時沒有換房買車的打算,也沒有貸款負擔。兒子在公費學校讀書,學費還能由教育保險承擔一部分,所以目前我們的負擔不算很重。儘管孩子還小,但我們從長計議,還是希望他將來出國留學。現在家裡全部的存款都放在銀行,雖然覺得這樣不太合理,但又擔心盲目投資會有風險。請問如想在保證穩定的前提下籌足孩子將來的教育費用,家庭的下一個理財“五年計劃”應該如何安排?
答:孩子將來的教育費用多少才算籌足了?以筆者一直推崇的“基礎教育在中國、研究生、博士課程去國外”的教育順序,到國外讀研究生總計花費在30萬元人民幣左右。家庭年收入8萬元,年節餘估計有4萬元,這樣7年可以籌足教育費用。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理財問與答(小學部分):(2)
然而筆者認為:如果每年的4萬元中3萬元,投資於固定收益品種:銀行的教育型理財儲蓄、貨幣市場基金、中短期債券基金、國債、企業債、回購和將來可以支付學費的保險等,另外1萬元投資於有風險的股票、股票型基金,都將幫助這個家庭縮短籌足孩子將來的教育費用所需要的時間。
5. 問:現在有種流行的說法叫“給孩子攢錢不如在早期教育上花錢”,意思是讓孩子在義務教育之外再學點專長,將來更有競爭力。我從小由著孩子的天性發展,現在也開始在這種大趨勢下對他的未來產生危機感。可是如今的課外培訓班一個比一個收費昂貴,一年下來等於多付一份學費。我和丈夫的年收入總共不到10萬,還有房貸在身,家庭可支配的金錢很有限,在這種情況下,為支付這份額外的“學費”,我們應該如何理財?
答:據筆者對這種“額外教育”的多年觀察,這種教育付費的是家長,收益的不是孩子,而是舉辦各種形形色色“額外教育”的學校和老師。之所以稱為“額外教育”,就是因為這樣的教育是多餘的、無用的。試想中國的基礎教育如此紮實,學生再個個額外學有專長,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麼哈佛、耶魯、斯坦福、劍橋、牛津等世界名牌大學應該早已是清一色的中國學生了,外國學生想進去可能連座位也沒有。然而,事實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中國學生每年能進入這些世界名校的屈指可數,成就佼佼者更是鳳毛麟角。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