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這後宮裡的妃嬪,誰還能沒個孃家,誰在宮外還能沒個眼線?可這也就私底下說說,天知地知我們肚子裡的蛔蟲知,你今兒倒沉不住氣的自己抖落出來了,唯恐別人不告你個勾結朝臣吶?
這也不能怪令妃沉不住氣,任誰身懷六甲不能婉轉承恩的時候,眼瞅著來了個嬌滴滴的美人兒,又天賦異稟身懷異香的,都得著急上火。
令妃的嘴角上沒燒起倆大火泡,就算保養的不錯了。
皇后一邊心裡暗爽,面上還得做足樣子。“行啦,都別在這杵著了,本宮瞧時辰也不早了,一道去慈寧宮給老佛爺請安吧。”
這慈寧宮請安,也不是越早越好。
早了,老太太還沒起床,兒子大小老婆十幾號人若是站門口,老太太心裡準埋怨你們這是給我定鬧鐘吶?
晚了,也不行,老太太都梳洗完畢端坐上席了,難不成還有婆婆等兒媳婦兒的道理?
所以說,時間的拿捏很重要。
偏那拉皇后在這一點上就做的很好,兼且她臉上總有那麼股一絲不苟的認真勁兒,連日常的請安都整的好似朝聖的架勢,太后自然對她十分的滿意。
如今,這位太后鈕鈷祿氏就端坐上方,跟她正經兒媳婦那拉皇后交代交代宮內瑣事。這瑣事嘛,上至八旗選秀、下至宮女外放,再有哪家王爺過壽要送什麼禮啦、哪家的老福晉沒了真是世事多變之類的,包羅永珍什麼都有。
老太太雖不喜歡煙視媚行的令妃,但對皇家子嗣還是很上心的,自然也要對孕婦交代幾句。
值這些空擋,她都在暗中觀察敬陪末座、沉靜少言的含香。
總體說來,太后對含香的態度,與皇后基本一致。
回疆獻他們最尊貴的公主給皇上,這本就是一種示好,彰顯了大清朝的國盛民強。老太太雖是婦道人家不允議論朝政,但也多少懂的大清朝對含香的態度,直接影響著邊疆的安定統一,她跟皇后一樣,並不十分介意皇帝在某些方面給予含香的小小特權。
只要大節不錯,小節她可以睜隻眼閉隻眼。
況且這容嬪的封號,本就是老太太給的。
只要不霍亂後宮、不影響朝綱,老太太何嘗不願自己兒子的枕邊人都個個漂漂亮亮、光鮮照人的?難道非要那些歪瓜裂棗長相的,才懂什麼叫婦容婦德,什麼叫貞靜賢淑嗎?
含香今早來請安,特意將那平日裡遮面的白紗摘掉了,老太太瞧她沒故意端著,更覺有面子。瞧這回疆來的公主,模樣也確實動人,媚且不妖,美且不豔,難怪這兩個月來自己兒子賞的東西快把整個寶月樓都塞滿了。
只要懂規矩,知進退,太后不併不反對兒子特別喜愛某一個小老婆。
像另外一個,就不行了,太后在心底冷哼。
自打一進慈寧宮,令妃的目標就沒換過,往昔知道自己不受太后待見,也少言寡語的很,今天卻有了那麼點豁出去的架勢,東拉西扯,總是能把含香捎帶上。
不管她說什麼,含香總是或點頭微笑、或點頭稱是,偶爾有容易引火上身的話題,她就眨著那雙美麗動人的眼睛,滿臉疑惑的道:“令妃姐姐你說什麼?我漢語不好,聽不懂。”
每每看到令妃吃癟的樣子,老太太就打心眼兒裡想笑。
不過含香並不傻,能從雍親王的格格混到大清朝的太后,若說面前這老太太宮斗的斷數不高超,含香可打死都不信。
所以,但凡老太太問話,含香總是目不斜視,認真恭謹的回答。
太后不禁瞥了那拉皇后眼,心底一聲嘆息,若皇后也有這麼點玲瓏心思,後宮便太平了。
今晨的請安,皇后臉上一派得意,令妃眼底暗藏怒意,太后心裡比較滿意。
含香?
含香依舊得小心翼翼。
這種小心,她一直堅持到返回寶月樓,卻沒想到裡邊,還有個更大的“意”在等著她。
意外!
第七章 花鳥初闖寶月樓
“含香,蒙丹就是我的師父。”
“含香,五阿哥跟爾康已經把蒙丹安置在最安全的地方了,他的傷雖很重,但我們拼了命都會治好他的。”
“我們今天來,就是要跟你商量,你跟蒙丹的重逢大計。”
“不行,這裡人多口雜不安全,不如到淑芳齋去。”
“說走就走,含香,咱們走吧。”
喂,你們也太能自說自話了吧,我什麼時候答應了要跟你們一起走?什麼時候答應了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