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4)

小說:與未來同行 作者:僻處自說

的可能得不到“終身職”,必須放棄成為教授的目標,甚至失業。這樣苛刻的條件下一個職位仍有上千人申請,我們可以想象教授在美國是多麼令人嚮往的工作。

“終身職”制度有兩個目的。第一,確保教授合格。獲得“終身職”教授職位極為困難。申請者需要做多項獨立科研、在高水平的期刊發表文章、成功地指導博士生,再經過嚴格的師資評審制度,由同行教授進行客觀考評,仔細衡量對科研的實際貢獻,加上學生的評語等,然後才能證明其“終身職副教授”的資格。如此高的門檻, 保證了教授的質量,也保證了教授的社會地位。第二、保障思想自由。一旦獲得“終身職”,學校不能因為思想偏激或攻擊學校、政府而解僱教授,等於提供“終身”保障。

此外,美國高等院校在管理上強調專注於教育和基礎研究,不鼓勵大學辦企業、不鼓勵教授拿過多的橫向專案,以免影響教學質量。大學教授本來就有豐厚的薪酬,還可以每週抽出一天做待遇不菲的“顧問”工作,更可以選擇時機留職停薪到社會上創業。所以美國教授沒有後顧之憂,也能夠公私分明,把在校時間全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學中。

(4)在進步中求穩定的思維

19世紀以前,歐洲的大學主要訓練的是教士和政治家。在前現代社會,人們心目中世界是穩定的,並且從根本上講是已知的,如果說還存在未知的部分,那也一定可以從已知的知識出發推匯出來,因為秩序是一以貫之並且無所不在的。未來在某種意義上被想當然地認為是歷史的重演,人們從未設想過這個穩定的世界秩序會存在被顛覆的危險。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教育的目的是傳授固定的知識。大學最重要的品質是穩定。

自19世紀以降,世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工業革命、資訊革命、醫學革命帶給了人們希望,核子武器、恐怖主義、環境危機、能源危機帶給了人們恐懼,兩次世界大戰動搖了人類對自身智慧和理性的傲慢……隨著倫理、道德、信仰、哲學、科學的深刻變化,人類開始意識到,未來將不再是過去的重演。這種時代趨勢給教育帶來深刻的影響。從此,教育的指向不再是重複僵硬的知識或真理,而是創新。而大學最重要的品質也不再是守舊的穩定,而是迎著風險追求進步。

美國大學啟示錄(4)

就在古老的世界因創新而變得年輕的轉折關口,美國的大學把握機會,在“進步”的旗幟下,在胸有韜略的教育家領導下,超過了歐洲以“穩定”為要的大學(德國的大學是一個例外)。美國本是一個多元文化大熔爐,美國的大學為了進步敢於創新也願意模仿。很好的一個例子是19世紀在德國柏林大學這種研究型大學大獲成功的啟發之下,美國的大學迅速將德國模式融入美國本土教育,再加上政策的支援,很快青出於藍,超過德國研究型大學的成就。另一個例子是MIT最近以一億美元總經費計劃將2000門課程(包括課本、演講稿、筆記、習題、答案等)無償地在網上公開。這不但代表了MIT擁抱網路技術和遠端教育的進取心,更顯示了它不懼風險,並對蟬聯世界工科領導者地位的無比信心。

在處理進步和穩定的關係問題上,美國大學提供了值得效法的範例。且聽加州大學校長Clark Kerr的夫子自道:“進步和穩定都重要,但是我深信進步比穩定更重要,因為惟有進步才能帶來真正的、長遠的穩定。因此,當兩者有衝突時,我們應該放棄穩定而追求進步。”在過去的一百年中,美國奉“在進步中求穩定”的理念為圭臬,終於後來居上地超過歐洲老牌大學,令全世界為之矚目。這個理念,正是美國大學至關重要的成功秘訣。

(5)私立大學奇蹟般的崛起。

美國的大學可分五類:

* 私立大學——這類大學是在有理想的成功人士捐贈的基礎上建成,歸私人所有,由董事會管理。這類大學不以盈利為目的,股東不得獲取利潤分成,所有收益用於學校發展及提高科研教學水平。

* 公立大學 ——如各州立大學,完全由政府出資,滿足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需要,體現了教育資源利用的公平性、正義性和便利性。

* 教會大學——出於宗教目的,由教會擁有,補充社會基本教育條件並服務宗教目的。

* 公立社群大學——提供低學費的兩年制學位教育,瞄準那些無法進一流大學的學生。也有的學生為了省錢,先讀兩年社群大學再轉學到公立或私立大學。

* 私立職業大學——以盈利為基本目的,相當於企業或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