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隔著黃河壓制秦國上郡的雲中郡。為了今後能更加牢靠的將雲中控制在趙國手裡,第一個倒黴的也只能是樓煩和剛剛興起的匈奴了。
磨刀霍霍,駿馬嘶鳴,在趙武靈王不甘心的離開人世四年之後,一場金戈鐵馬的大戰即將推向陰山以北更加遼闊的草原。
………【第四十七章 單于】………
高闕邑壅塞陰山雞鹿山口,因其東西兩邊山勢如門闕,故名。
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前後,王興胡服騎軍,北略樓煩、林胡舊地,東滅中山國,通連代郡無礙,兵勢一時間不可阻擋,闢地千里。除鞏固代郡以外,另於新佔疆土設立雁門,雲中兩郡。為防止樓煩、林胡反攻舊地,趙武靈王徵發民役沿代郡、雁門、雲中北邊修築長城,並遣萬戶百姓實邊以為鞏固,其最西邊關塞就是高闕。
高闕佔據陰山山口險要之處,其地勢之險不讓秦國函谷關,以一夫當關之勢拱衛著陰山之陽、黃河大拐彎南北河之間的赫勒川套東河間(既今河套地區)一帶水草豐美的大草原。
趙國一躍成為強國幾乎就是一瞬間的事,但也正因為如此之迅速,很快這一切便又變成了過眼雲煙,當沙丘宮變過後,失去了一代雄主的趙國便再無出塞震懾敵膽的能力,轉而依關防守,默默的承受著不甘就此失去豐饒牧場的胡人們一次次的馬蹄踐踏。
胡人確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