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4 / 4)

家灣沿河兩岸。

這件新聞就是:沙家灣要修公路了!

無論是沙家河北面姓翁的,還是南面姓李的,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聽了這個訊息,都興奮不已:

“咱沙家灣祖祖輩輩,從來都是靠一雙腳走路,沒想到有公路的歷史就要在咱這一代人面前變成現實了!”

這個訊息就像風一樣,不到半個時辰,沙家灣的老老少少,都聽說了這個訊息。

人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這件大事。

“這公路從哪通到哪呀?”

“聽說要鎮裡修到村裡,各村相連,一直沿沙家河修到縣城去。”

“嘖嘖,那得耗費多少人力啊?”

“聽說每家都得出勞力,有多少出多少,一個月出工20天。”

“出工20天?除去下雨天,這一個月就沒幾天了,咱莊稼地咋辦?”

“嗨,這個也就只能辛苦辛苦了……”

“……”

大家討論下來的結果就是,無論多麼辛苦,對於這樣一件有利於子孫後代的千秋偉業,一定要拼盡全力來完成。

是啊,只要想想,以後出行,除了靠腳、靠船以外,還能靠車了!莊稼地裡的蔬菜,就可以透過車輪,運送到更遠的鎮裡、縣城去了!咱子子孫孫,也能靠著車子,進出村裡了!想想看,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歡欣鼓舞的大事!

作者題外話:本書今日同時在新浪原創、搜狐原創、搜狐讀書、搜狐首頁推薦。感謝大家支援,現釋出今日第二更。今日週五,本書週末暫停更新,下週一開始恢復正常更新,祝大家週末愉快!

第64節 炸炮眼

然而,想要把公路修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沙家灣地勢陡峭,沿著沙家河兩岸,都是陡峭而堅硬的山石;靠近沙家河的河灘雖然平坦,但那裡都是沙土,根本無法修成公路,更何況,只要河水一漲,公路就得被淹沒。

頑強的沙家灣人,決定炸開山石,從陡峭的山間開鑿出一條寬約5米的大道。

沙家灣人採取了最原始的開山鑿石的方式:先是用鋼釺、鏨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書末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