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的將領和士兵們,房玄齡在遊街開始前下令,如果再發生相互踐踏之事,相關官吏將士一律嚴懲!
按照計劃,玄奘法師會騎一匹白馬走在整個隊伍中央,接受整個長安的歡呼。
遊街的終點就設在弘福寺。弘福寺,位於長安城西北芳林門內、掖庭宮外的修德坊,又名興福寺,不僅是長安城中最大的寺院,也是唐太宗為太后祈福之所在。
正所謂世事難料,就在房玄齡以為萬事具備,可以鬆一口氣的時候,負責接待玄奘的禮部官員心急如焚的跑來,說遊街的隊伍已經出發,可玄奘法師卻不見了!
〃法師不見了!〃房玄齡險些噴出一口茶水來,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他再一次領略到了玄奘的與眾不同,事態的變化再次考驗著這位大唐宰相臨機應變的能力。
〃第一,不可對外聲張;第二,任何法師去過的地方都給我仔細的去找;第三,儀式照常進行,半個時辰內找不到,就讓下面的人告知全城百姓,說法師鞍馬勞頓需要歇息,今日不參加遊街!〃老練的房玄齡很快給出了應對措施,一隊隊精幹的官吏立刻行動,迅速展開了一場搜尋玄奘的行動。
此時此刻,玄奘法師人在何處?又在做些什麼?他又為何不去參加專門為自己舉行的歡迎大會呢?史書記載,玄奘法師當時:
〃獨守館宇,坐鎮清閒,恐陷物議,故不臨對。〃
簡簡單單的十六個字,卻清楚記載了玄奘法師當時的舉動和心理:
館宇,應該就是弘福寺安排給玄奘住宿和休息的僧舍,這就告訴我們,當時玄奘哪裡都沒去,既沒有跟隨出遊的隊伍,也沒有離開起居的地方,而是留在弘福寺。
獨守,說明玄奘當時是一個人,旁邊既沒有伺候的人,他也沒有讓別人來打擾。從禮部官員不知道玄奘下落的表現可以得知,玄奘很可能是先跟迎接的人員走了一段路,然後在中途神不知鬼不覺的掉隊折返……這也不難理解,能夠獨自一人活著取經歸來的玄奘,想要在人群中脫身,應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他才能獨守,才能讓人找不到自己。那麼,玄奘為何會中途折返呢?我們下面再說。
※虹※橋※書※吧※BOOK。
第6節: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5)
這四個字連起來就是說,玄奘曾經出去過,但又自己跑了回來,當時是一個人呆在屋子裡。
再來看坐鎮清閒:這裡的坐鎮,當然不是說玄奘像唐太宗那般坐鎮洛陽籌劃攻略遼東一樣坐鎮弘福寺的某間僧舍指揮盛大的歡迎活動。坐鎮,應當是一種姿態,是動作。
那麼清閒呢?是說玄奘在當時很空閒,別人在忙活遊街,他在那裡沒事做很悠閒呢?顯然也不是。這裡的清閒,應當是一種神態,是神情。把這四個字連起來,就能看出史書對玄奘的生動描繪。
我們都知道,玄奘喜歡思考,而且是一個人靜靜的思考。這個很容易理解,一般有高深修為的人,往往習慣追求一種〃冥想〃的境界,也就是說,只有當一個人完全沉浸在〃冥想〃之中時,他對某一個問題或是人生的認識才能達到全新的高度。所以,玄奘的〃坐鎮清閒〃,不是坐在那裡優哉遊哉的打盹,而是用一種非常鎮定的動作,帶著非常一種〃入定〃的神情,在思考問題。
玄奘在想什麼?接下來的四個字很明確的告訴了我們……恐陷物議。
恐,唯恐;陷,陷入;物,可以理解為世俗的;議,議論,非議。
唯恐陷入世俗的非議……作為一名僧人,尤其是玄奘這樣已經成為某種化身和象徵的僧人,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已不再是他自己的言行舉動,所有關於他的資訊都將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接受各種各樣人的議論和品評,稍有不慎,就會惹來麻煩。
正所謂樹大招風、言多必失,就像當年在曲女城辯經大會大獲全勝後拒絕騎上大象接受全印度的祝賀一樣,這一次,面對無上榮譽,玄奘再一次玄奘了退。
是的,退。
退,並非退讓、膽怯,玄奘從來就不是一個膽小怕事之人,這一點跟小說《西遊記》的描寫大相徑庭,相反,在追求真理和堅持信念上,玄奘有著超乎常人的執著。
因此,退,是一種策略,更是一種心境。
玄奘為什麼會得到僧俗兩方面的認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對內佛學修為精深,專業水平很高,對外洞悉世情,知道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說什麼樣的話如何舉動才能把事情辦好並且讓方方面面都覺得很舒服。用通俗點的話來說,玄奘既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