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就吃鹹鹽水。
在印緬沒有限量,隨便吃,中國兵剛到這兒感到很舒服, 每天都有牛肉罐頭,就是午餐肉,但有一個缺點是沒青菜,頓頓是南瓜燉牛肉罐頭,時間長了就不愛吃了,不愛吃也比鹹鹽水好,但就不覺得香了。
部隊出發時每個人要背五天的糧,糧食有的是,但道路不行沒車給你運,就得靠自己背,一天的量是一斤半,背五天的就是七斤半,誰能多背更好,還要攜帶武器、彈藥、行李,糧食就只能背五天的。出發第四天就需要空投糧食了。部隊行進到一個位置,推土機就上來作業開出一塊空地。每個營有一個美國聯絡官,電報發出去,說明部隊行進到什麼位置,有什麼標誌,很快降落傘就下來了。
有次師裡把守給養站的任務派給特務連,我們到了那兒看
見有好幾種顏色的降落傘,白色、綠色、紅色。因為我們老吃
牛肉罐頭,就覺得肯定不止一種罐頭,白的是牛肉罐頭,還有
餅乾盒子,肯定是我們的了,那綠的呢?紅的呢?大家一商量
刺刀紮上去就開啟了。一開是豌豆罐頭,再開還有雞肉罐頭,
大家一嘗挺好,就撈來什麼開什麼,開什麼就嘗什麼。雞肉罐
頭我們平時吃不著,是給團長、師長的,我在師部站崗時,幹
部在帳篷裡吃飯,廚師端菜的時候從身邊經過,所以都看到了,
青菜的、牛肉的、雞肉的,各類罐頭都不一樣。撿點幹樹枝點
火燒一燒,大吃一頓,大的有八磅一罐的,還有小的,吃剩了
就扔了,誰也不帶,有的是。
後來一看還有麻袋,大都是米。有次我們開啟個麻袋,一
看是砂糖,我們就留了一麻袋。美國鋼盔比較長,裡面一個套,
外面是一條固定在脖子上的帶子,就把美國鋼盔洗乾淨燒上水,
也不會做麵食,把面和完,搓成小團往水裡一扔,煮熟了再倒
點糖,吃起來很甜。那一麻袋糖,吃不多少,也不能帶走,就
扔掉。扔掉的也浪費不了,緬甸人就撿去吃了。
這段生活雖然很辛苦,但是很有趣。緬北的氣候和印度相差懸殊,印度是晚上傾盆大雨,白天曬死你,鋼盔戴一會兒就燙手了。緬北比印度涼快點兒,也可能是季節關係,這時候已經深秋了,天涼了,森林也多。
第八節 印緬抗戰,是我一生裡最可貴的(1)
從瑞古再出發,又先後打下來葉克、曼大等多個大小據點,那個態勢真就是勢如破竹,此時新一軍三十八師主力已攻至八莫外圍,與我們形成了左右夾擊之勢。
我們的任務是攻擊八莫的側翼,如果日軍有增援部隊來, 我們擋住,主攻部隊就可以放心打。就在向八莫進軍的途中, 和敵人打了個遭遇戰,對方是防守八莫側翼的日軍十八師團。
我們是在密不見人的大森林裡行軍,部隊行進時都要派出斥候,在前邊偵察、打探敵情,摸清楚周圍的情況,部隊的術語叫斥候,相當於搜尋班或者尖兵班,但斥候人數很少,三個人一組,右翼派一組,中路派一組,左翼也派一組,數量很少, 有森林掩護,敵人不容易發現。
那天派出的斥候聽到前面有砍樹聲,聲音很大,說明離得不是很遠,馬上回來報告六十五團一營營長陶逸。一營長陶逸是黃埔十三期的,江蘇鎮江人,性情比較急躁,好鬥,仗打得很好也有戰功,但這種性格的人,二十二師不留。他後來也當過我的營長,到東北不久他離開二十二師到二○七師當團長, 我在東北的最後一個階段就是投奔了他。
伐樹的目的就是要做工事,部隊到達一個地方不管有沒有戰鬥,都要挖工事。沒有帳篷就伐樹,老兵幹得快,一會兒就打出來一鋪炕,把雨衣都拿出來扯在上面當棚蓋,炕上鋪雨衣和毯子。睡覺時派出哨兵,看地域多大、戰況怎麼樣,決定派一組哨兵還是兩組哨兵,加流動哨還是不加流動哨,根據情況而定。
根據當時的部署,那個方向沒有我們的部隊,所以陶逸聽說有砍樹聲音,就知道是敵人來了,敵人伐樹的目的,無非是要開路用、做工事、要住下來準備搭帳篷。
能聽到伐樹的聲音,一般也就離個幾里地,再遠就聽不見了,陶逸馬上佈置構築工事。先把機槍陣地、步兵掩體等等全部挖好以後,再打鋪。美國聯絡官住下時把降落傘一拉就是一個帳篷,在緬甸每個營裡面有一個美軍聯絡小組,一個少校和一個上尉帶幾個兵,只管通訊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