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2 / 4)

小說:逐鹿陝川康 作者:莫再講

“社會公論”和壓力,作為抵擋手段罷了。

無論從哪方面看,胡宗南在蔣介石將領中,都帶有代表性。在向蔣介石學步方面,胡宗南更具有典型性。所以,在結束本書之前,不妨再談談這個人的種種情形。

抗戰末期,在蔣介石的軍事官員中,流行著“陳胡湯”之語。陳者,指陳誠;胡者,指胡宗南;湯者,指湯恩伯。蓋經過八年抗戰,蔣介石在軍隊中,已將非嫡系部隊消滅漸盡,主要只留下了這三大系統的部隊。別的方面,即使還保留著一部分力量,但蔣也想借所謂“整編”之名,而加以併吞,以致引起了若干殘存的地方勢力的反感,是故“陳胡湯”一語。意含譏刺,且帶著悻悻與不平。

蔣視此“陳胡湯”為保身救命之湯。而在這三味補藥之中,胡宗南這一味,又特別為蔣介石所珍愛。因為胡既是黃埔出身,在抗戰期間,又一味注意於反共,悉力包圍陝甘寧邊區,視共產黨尤甚於日寇。胡也惜此而儲存實力,擴充實力。為蔣家天下作長遠之謀,君臣之間,特別相得。原因胡宗南與特務頭子戴笠勾結得極為緊密,外則重藩,內由閹衛,互相溝通入彼此支援,更使胡宗南在蔣介石集團中,寵固權專,為陳誠、湯恩伯所不及。

在解放戰爭中,陳、湯部隊之被完全消滅,也在胡宗南部隊之前。等到胡部全歸瓦解之時,蔣介石在大陸的政權,亦已到了最後結束之日。就這一點來看,又可以說蔣存則胡存,胡亡亦蔣亡,關係也特別密切。從胡宗南在黃埔第一期畢業後,即編人教導第一團充見習官,東征之役,才得任重機槍班班長,北伐軍興,即次第以營長、團長升為師長。抗戰發生後,實在沒有打過多少仗,卻又被蔣介石升為十六軍團軍團長。他在河南吃了敗仗之後即退到陝西去,蔣又令他擴編軍隊,成立三十四集團軍,由胡當總司令。數年之間,又將軍隊再擴為三十六、三十八兩個集團軍,。而他也由集團軍司令晉升為戰區司令長官。除陝西一省之外,並將實力伸展到河南、甘肅和新疆,在整個西北的蔣統區中,不但手握兵權,而且控制省政,乃有“西北王”之稱。就這樣,胡宗南以抗戰為名,反共為實,在蔣集團中,成為發展最快的一個,也成為蔣介石最寵信的一個。蔣介石甚至把“二太子”也放到他的麾下去。使不少人望之眼紅,羨之為“異數”之臣。

這個“異數”之臣,不但一切惟蔣之命是從,在生活表現上,也處處以蔣為模仿物件,蔣愛裝模作樣,他也愛裝模作樣。甚至蔣喜歡其部下稱之為“先生”,他也一樣喜歡其部下稱之為“先生”,於是南京有“蔣先生”,西安也有“胡先生”,被稱者恬然自安,稱之者亦恬不為怪。有其“校長”,亦有其“學生”,胡宗南這個“學生”,學蔣介石竟學到十足。

蔣介石流氓出身,卻隨時隨地要作偽君子。胡宗南也有這種德性,在蔣系軍人中,時時要顯得與眾不同。甚至在結婚問題上,也要吹一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儘管在私生活上暗裡胡來,發現之後拒見生身之父,但表面上卻裝得象個正人君子。

胡宗南的原籍,是浙江鎮海,於三歲時隨其父叔遷居浙西孝豐之鶴鹿溪,所以人黃埔軍校時,報的籍貫是孝豐。

胡宗南幼年與王微(字顯之),章雲(字旭初)等同學,後又就讀於湖州中學。他讀中學時,曾由章雲家加以資助。他在湖州中學畢業後,曾在孝豐的一所小學教書,後來他的部屬中,有許多孝豐人,而且都是他的學生,像他的左右劉大鈞、蔣竹三、程開椿,以及曾任“空軍華北區司令”的徐康良等人都是。連用人的方法,他也早就深得蔣介石的衣缽了。

在孝豐時,他曾與王微爭奪小學校長的位置,結果,因王是孝豐本地產,而胡只屬過江人(即錢塘江以東的客籍人),競爭失敗,校長一職歸了王微。胡宗南乃負氣跑到上海去,寄身於章雲家裡所開的毛竹行。時適黃埔軍校招收第一期生,胡於失意中,忽萌投筆從戎之念,乃由章雲贈以旅費,到廣東投考。因他身材矮小,在體格檢查時就被淘汰;幸面遇到當時的黨代表廖仲悄先生,聽見他說話激昂,也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就特別準他參加考試,終於僥倖獲取。

胡宗南在北伐期間,曾在胡公冕部下當過營氏。當胡公冕調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副官長時,就保胡宗南接他的團長職務。是以胡公冕和胡宗南既有長官部屬關係,胡公冕亦有恩於胡宗南。奇 …書∧ 網就因為這種關係,後來胡宗南便與胡公冕和章雲兩人,結為金蘭之交。

一九三七年淤滬抗戰發生,胡宗南曾指揮第一師、七十八師、一①二師及稅警總團參加。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