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小說:鳳舞天驕(女尊) 作者:月寒

的宏元帝,高祖共育有四女八子,大女二十六歲早殤,高祖並未歸天,而是禪讓皇位給了當今皇上,三女性子溫吞,只熱衷於書籍的編撰,而對朝政提不上絲毫興趣,所以皇上即位後封為文郡王,負責紀年史的編撰,最近又接了朱梁大典的修版編撰,更是一頭扎進書海。這樣,真正在朝的王爺就只有展梓泠的母親蕭王了。

蕭王辦事幹練、果斷,處理政事既有雷霆手段,也有懷柔政策,更重要的是,蕭王和宏元帝雖不是同父,但從小脾性相投,比同胞感情更深。當初,先帝禪位時,宏元帝就提出讓展乾雲即位,但遭展乾雲堅拒,宏元帝即位後,給了蕭王絕對的權利,能自行處理朝廷的任何事物,甚至對軍隊也可以完全調動。這樣絕對的信任,更是讓蕭王堅定了報效的決心,每天忙的昏天黑地。每天寅時就上朝,晚上回來,還有大量的奏摺處理。這些令展梓泠搞不明白,蕭王把朝政處理的這樣乾淨,宏元帝每天還需要幹什麼?嘁!

在瞭解了這許多事情後,展梓泠的體能也恢復的七七八八了,終於,她決定到王府外做做具體的社會調查,看看在這個世界有沒有她可以做的事情,或者說,有沒有讓她感興趣的事情可以做。開始,她對於爹爹能否讓她出府還有些擔心,但當她對趙初晨提出這個要求時,令她意想不到的是,趙初晨竟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命緞兒羅兒跟著,還給了她一個裝滿銀子的荷包。只是囑咐了些多多注意安全,早去早回之類的話,就讓她出府去也。

對於這些,展梓泠有一絲訝異,但同樣也是一閃而已。看來這個世界對於小孩子的教育還蠻不錯的,並非要求死讀書背書之類。這與展梓泠那個原來世界的古代的教育制度還是有些差別的。

出的府來,看到門前的大街是大青石鋪就,約有二十幾米,靜悄悄的,威嚴的王府大門除了兩旁的銅鎏金獅子,還有數個神情肅穆的護衛外,並不見多餘的人,更沒有喧譁的人聲鬧市。一乘軟轎靜靜的等在門口,緞兒趕忙前行一步打起轎簾,羅兒扶著展梓泠上轎,小轎子穩穩地向前走去。

展梓泠挑起轎簾,看向外邊,原來,整個王府佔了近兩個街道,而這王府外的街道,除了巡邏的侍衛隊外,任何閒雜人等都不見,這些都令展梓泠心中暗暗吃驚--這個家的安全防衛還真不是一般的嚴謹。王府的對面也是高牆大院,並不見大門,只是有一兩個小小的角門在不起眼的地方,也是門戶緊閉,緞兒羅兒介紹是文郡王府。又經過幾條街道,兩旁皆是深宅大院,但門戶皆低於王府。不是皇親就是重臣的府邸。

小轎大約行了近半個時辰,轉過一個街角,鬧市的喧譁像潑天的雨聲驟至。展梓泠用腳頓了頓,小轎落地,展梓泠吩咐轎伕原地等待,下轎領著緞兒羅兒向鬧市走去。

展梓泠今天出來穿了一身洋紅灑金緙絲袍,腰束碧玉帶,抹額上嵌著數顆圓潤皎潔的珍珠,腳下的雲靴金絲掐花。雖是小小的五歲孩童,那臉面繼承了趙初晨的絕美,更因從小的病弱,令展梓泠有一些柔弱的男兒之態,但周身的貴氣和展梓泠獨有的肅冷之氣更是不由的令人過目難忘。

這街道上人來人往,服飾類似於中國歷史上宋朝的簡約,又帶著唐朝的華麗。

商家的夥計老闆絕大多是女性,小戶中的男孩為生活所迫才會拋頭露面,到市集上謀生,稍有家產的人家,男孩子從小就在家嬌養,即使需要做些活計,也選些可以在家中做的刺繡男紅之類。富貴人家的男兒則被養在深閨,偶爾上街也是乘轎匆匆而過,更有僕從隨扈。這個世界的男子需要遵守三從四德,依據《儀禮喪服》:“夫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周禮天官》:“掌夫學之法,以九教御:夫德、夫言、夫容、夫功。”所謂的“三從”,是指:未嫁從母,既嫁從婦,婦死從女。意思是說男兒在未出嫁之前要聽從家長的教誨,不要胡亂地反駁長輩的訓導,因為長輩們的社會見識豐富,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出嫁之後要禮從婦君,與婦君一同持家執業、孝敬長輩、教育幼小;如果婦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堅持好自己的本分,想辦法扶養小孩長大成人,並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所謂的“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說做男兒的,第一要緊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後是相貌(指出入要端莊穩重持禮,不要輕浮隨便,)、言語(指與人交談要會隨意附義,能理解別人所言,並知道自己該言與不該言的語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等生活方面的細節)。唉,真的和曾經的古代很相像啊,只不過束縛的物件由女子換成男兒而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