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奧的,想要解析的難度也就越大。這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力,悟到深處,甚至可以感應天道運轉,掌天機演算,有洞察先機,化解命運之能。
當然,現在的他還不行,卻已可以在陣法方面給唐劫帶來極大幫助。
陣法本身就是道的體現,智慧道又是解構天地之第一工具,因此這刻唐劫腦海中已在瞬間閃過無數關於陣法的知識。腦中豁然開朗,許多以前未曾理解的東西,這刻已全部理解,掌握,甚至可以立刻運用。
唐劫的陣道修為更是直接從四品上升到五品,現在只要給他足夠的材料,他就可以製作一個連初期天心都可困的大陣。
九絕誅仙陣中的本體唐劫,更是睜大雙眼,重新審視起眼前的大陣。
不過最為立杆見影的,還是洞察。
在脫凡之前,唐劫就已初悟洞察,但是他的洞察之道始終掌握的支離破碎,效果有限。
直到這刻,一切卻變得再不一樣。
有心試探洞察效果,唐劫立於魚唇石上向四周看去,他要看看自己現在的視野能不能穿過那厚厚雲層,找到散落於福地各處的學子同學。
琅琊福地靈氣密集,由於靈氣並非真正的無形存在,因此當密集之時,看起來便如雲似霧,遠觀蒸騰若海,蔚為奇觀。
這場面看起來是好看,不過對觀察無半點好處,即便以唐劫領悟洞察後提升過的目力,也做不到洞穿雲海。
但是這一次,一切變得再不一樣了。
洞察作用下,遠處每一點風的流動,雲海的變化,靈潮的微泛都落在他的眼底,映在他的心中。
這些變化統統都是自然形成的結果,它們就象是從源頭流下的水流,濺出的水花,而唐劫要做的就是順著這些水花,水流,去找到產生它們的源頭,也就是道之所在。
於是在這目光下,雲海中的每一點變化,每一點流動,都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唐劫不斷解析著構成這一切的最基本的道理,試著去理解它們,分析它們。
這是一個極為龐大而複雜的工程,正常情況下可以費盡修者百年甚至千年的時光。
但是現在,對唐劫來說這一切就象是水到渠成般簡單。
萬事萬物皆有其運轉之理,在看似繁亂的背後,卻都遵循著某些特定的古老法則,這些法則就是道。
洞察之道,是為了發現它們;運算之道是為了分析它們;解構之道是為了理解它們;真理大道,則是為了容納它們,昇華它們,利用它們。
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世界的真理被理解,隱藏的秘密被發現,接下來的發展也就變得自然起來。
唐劫的目光繼續上升,視野越來越開闊,漸漸將整個福地納入眼中。
目光在雲海中穿梭,不停地向著高處飛昇,隨著思緒飛揚,盡情地向延至伸處,直至撞在一片水波霞光也不退讓,那是福地本身的大陣。
目光再次觸控到了這一方世界的邊緣,繼續前行,衝出這方世界,從更高處俯瞰這世界。
然後,他看到了。
天地雲海,蒼穹幕布,紅梅嶺上,諸傑雲集。
第83章歸隊
在天地間浮沉的目光終於落在觀景臺眾人的身上。
原來福地之外果然有人窺視嗎?唐劫心中暗驚,大腦已飛快回憶起自己自進入福地以來,有做過什麼可能暴露自己的事。
幸好唐劫之前足夠謹慎,在許多事上已做了防範,就現在看來,他做的許多事或許會引起驚歎,比如奪神煞讓藍玉失神,兵字訣轟碎法寶,卻都有說得過去的解釋,前有四九真言,後有蠻力爆發,還不至於讓大家認定他有什麼問題——還不許人爆個種了?
反倒是這麼快就衝擊脫凡帶給人的震撼更大一些,尤其是他在沒有明師指點的情況下走到這步,其實比起敗藍玉碎兵等事更讓人難以置信。
而這點是唐劫最不擔心的,反正這事無論他們怎麼關注都不可能和遠在九絕誅仙陣的唐劫何衝聯絡起來,就只能理解為唐劫準備充分,天資過人。
在腦海中梳理了一遍,確認自己沒什麼解釋不通的事後,唐劫明顯鬆了口氣。
不再理會外面的人,唐劫目光回收,正看到遠處天邊一柄小劍飛來。
這是洗月派專用的傳書飛劍,劍身無鋒,小巧輕便,所設禁制皆為飛行所用。
待到那小劍飛的近了,唐劫一招手抓過,上面正綁著一紙書信,開啟一看卻是葉天殤寫的,原來是剛才看到了唐劫衝擊時的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