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會見與上一次召見,除了地點不同外,氣氛也不同了。
王近山帶著武英走進毛澤東在香山別墅的客廳,看到毛澤東含笑脈脈,請他們坐下,隨手拿起武英呈送的陣中日記遞給王近山,說:“這些我全看完了,仍然交還給你這位司令員。”接著,點起一支菸。慢悠悠地說:“王近山啊,一八Ο師受損失的問題,現已全部查明,主要責任並不在你,望你放下包袱,繼續打好以後的仗。我給彭德懷和韋傑都講過,一八Ο師那個師長必須撤職,今後不能讓他帶兵作戰。你是個常勝將軍,我早就知道,但不能輕敵和驕傲。啊,你這個兵團司令員,對今後的作戰方針,可以提些建議。”
數月來,王近山心頭上的那塊沉重石頭,一下子落了下去,頓時覺得渾身輕鬆起來,不由感激地說:“還是主席英明,分清了是非,我一定不辜負主席的期望,以後的仗一定打好,主席,您就聽好訊息吧!”
表態後的王近山,與前些日晉見最高統帥大有不可同日而語,他重新變得思路靈活,伶牙俐齒:“主席,我認為在朝鮮我軍應採取以陣地作為依託,區域性反擊的殲滅戰,不打則已,要打就吃掉敵人一塊,牢牢掌握戰爭主動權,‘聯合國軍’要賴在朝鮮,咱就跟他耗,看誰耗得過誰!”
毛澤東聽後高興地眯細了眼角。說:“很好,我們想到一起了。怎樣鞏固陣地,你想過沒有?”
王近山趁機談了構築山洞工事,集小勝為大勝的戰法。
毛澤東大悅,臉膛放光。他重新燃起一支菸,從沙發上站起來,在室內踱著步子,“王近山啊,你真不愧是我軍的優秀軍事人才,名副其實的一員戰將,我和三兵團的三個軍長都談過,他們也提過類似建議,但都沒你這麼深刻。回朝鮮你向彭德懷同志彙報一下,我正在考慮改變對美軍作戰的總方針。今天就談到這裡,我等你的好訊息。”
後來,王近山給毛澤東帶來了好訊息:1952年10月,“聯合國軍”發起了所謂的“金化攻勢”,王近山指揮十五軍、十二軍在上甘嶺奮戰43天,殲敵6萬餘人。著名的上甘嶺戰役載入了史冊,還拍成了電影,影響了一代人。如今,許多人仍不知道,直接指揮上甘嶺戰役的最高部隊首長就是王近山。
第五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
英雄與美女的故事從來都是悽慘的。王近山是一位英雄:20歲的紅軍師長,35歲的兵團副司令員,連中兩彈都打不死的將軍,喊三句話嚇跑敵人一個旅的指揮官,這些被傳得神乎又神的傳奇故事,形成了美女們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近水樓臺先得月。韓岫巖的妹妹、王近山的小姨子,大學生,善解人意又聰壑可人。英雄愛美女,美女慕英雄。正如兵無常勢,愛情本身亦並無模式。王近山與小姨子戀愛了,就像當初王近山與韓岫巖戀愛一樣——“親愛的,你慢慢飛,小心前面帶刺的玖瑰;親愛的,你張張嘴,風中花香會讓你成最醉;親愛的,你跟我飛,穿過叢林去看小溪水;親愛的,來跳個舞,愛的春天不會又停飛……”
然而,此次戀愛與上次戀愛截然不同了。王近山是有婦之夫,而且此時許多“英雄們”如王近山一樣,紛紛“換妻”,組織不得不出面平息這些“忙改組”的“英雄們”。
韓岫岩心裡也不好受啊!一個是手足情深的妹妹,一個是南征北戰的戰友和丈夫。欲哭無淚的韓岫巖無法正視,也沒法迴避。於是,韓岫巖把一份“狀紙”遞給了組織。以組織出面書寫的高階將領《王近山傳》 傳,對於這段歷史,是這樣說的:“1959年7月,王近山因生活作風有較嚴重的問題,被撤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63年9月又被開除黨籍,調往河南某農場勞動。1964年10月,經人介紹,王近山和原在他家工作的黃振榮結了婚。”
真是兩隻蝴蝶變成了兩顆子彈。組織處理後,愛情也降了溫,王近山心愛的女大學生、小姨子,彷彿一夜間離開了王近山的視線。
王近山即將離開北京,準備去農場時,王近山家的保姆黃振榮勇敢地說:“首長,我跟你去!”
王近山一愣,平和地說:“小黃,別傻!我是去農場,很偏僻,很苦的。再說,我是一個犯了錯誤的人,你才20歲,正是好年紀!”
“首長,你別說了,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我沒念過書,你是嫌棄我吧?可你這樣的身體,到那麼一個苦地方,沒人照顧怎麼行呢?首長,你就帶上我吧!”
黃振榮說服了王近山,他們“閃電式”地結了婚。
1969年4月,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