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4 / 4)

小說:華爾街衝擊波 作者:絕對零度

◇歡◇迎◇訪◇問◇。◇

第21節:華爾街衝擊波(21)

低利率是罪魁禍首嗎百年一遇的美國次貸風暴打破了美國金融體系的光環。

曾經以此為借鑑和標本的中國金融改革,由此陷入了反思。2008年9月20日,“2008中歐—華安銳智沙龍”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吳敬璉等人士認為,人們將次貸危機歸咎於金融衍生品創新,但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格林斯潘,他所奉行的低利率導致了流動性過剩是罪魁禍首。

他們認為,中國金融業所面臨的問題,不是創新過度,而是發展得不夠。中國應學習到貨幣供應量必須和經濟發展相適應,加強對市場的透明度監管等。

中國正面臨通貨膨脹、股市房市搖搖欲墜、企業的成本上升、訂單減少等多重問題,央行貨幣政策因此承受著各方壓力,希望放鬆貨幣緊縮,比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貨幣政策現在只有微調的餘地,基本上也微調到了,沒有更多的餘地。”曾為央行副行長的吳曉靈希望經濟學家不要再呼籲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她說:“再不能施壓中央銀行了,管制金融、放開貨幣是經濟的災難,如果我們這樣做下去,美國的今天、日本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

格林斯潘是金融危機始作俑者?

沙龍上,專家學者一致為金融創新“洗脫罪名”。“大家現在都罵華爾街,說華爾街搞金融創新搞過頭了。我們再問一句,為什麼華爾街搞金融創新會搞過頭?”許小年問道。

他認為:“原因在哪裡?金融機構的錢太多沒地方去,怎麼辦?搞金融創新。原來這些不合格的借貸人也可以貸給他們了,銀行用高風險來換取高回報。始作俑者是誰?是格林斯潘。”

戲劇性的是,短短几個月之間,格林斯潘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金融銀行家,變成了次按危機的罪魁禍首。

許小年分析,格林斯潘的“過”在於,一是貨幣政策過於寬鬆,放出了大量的流動性。第二是監管不得力。當然,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有責任。監管不得力並非表現在對CDO的監管,而是對對沖基金沒有監管這一巨大漏洞。

在此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