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折騰了。
162 虛驚一場
至於陳世青和黃四郎的爭鬥,他們不想捲進去,更不想出力,但是到了戰隊的時候,如果強弱分明,勝負已分,他們還是不會有一絲一毫猶豫的站立在強者勝者的一方的。
“大人,今天我們在酒樓大人設下了酒宴,給大人接風洗塵,請大人務必賞臉啊!”馮仁亮笑呵呵的說道。
“嗯,不過,我猜想這請客的人除了你們之外,也不會少了本地的土豪們吧?”陳世青笑著問道。
“這個,本地諸多的鹽商,漁商都在等候著大人前去呢,他們都是我海州府繁華的保障,大人怎麼都應該給他們一個面子的。”趙炳德說道。
“面子是一定要給的,他們隨便一個人都關係到幾十人上百人的生計問題,這些人的家人又有幾百人之多,不過呢,本官在去赴宴之前,應該還是需要先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才可以。既然是府衙之內,當有賬冊,把本城的賬冊資料府志都拿給本官看看吧,瞭解了之後才說去赴宴會的事情,也不會遲。”陳世青說道。
趙炳德急忙對著一個小吏說道:“快點,還不快點去把文冊拿上來給大人看看!”
“是!”兩名小吏點著頭立刻走了。
很快,就有一疊的文冊放在了陳世青的面前,趙炳德為官多年,不說他的為人如何,他的品格如何,能力還是有的,經驗還是有的,畢竟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二十年之久,不可能什麼都不知道。
他知道陳世青需要看什麼資料不需要看什麼資料,也絕對不會浪費陳世青的時間,隨即就把陳世青用得著的資料都給送了上來,沒用的,或者暫時不用的,先放到一邊去。
陳世青急忙翻開了文冊,他知道這些文冊注水嚴重,失真嚴重,但是卻仍然可以大體的看到一個地方的具體情況和大體走向。尤其有一點,就是在賬冊方面,這一點全部的支出收入還真是不好作假,只能誇大,不能減少。
陳世青一看到了文冊,就整個人都入迷了,好像是孜孜不倦在等著高考的學子一樣,整個人都沉浸了進去,忘記了周圍其他官吏們的存在。而在陳世青的專注之下,現場的官吏們,心裡也是十分的忐忑,看起來這位大人不是很好伺候的樣子。
陳世青確實不好伺候,他看書認真的樣子,讓大家都噤若寒蟬,現場是寂靜如死,有的只是陳世青翻開書頁的聲音,在沙沙的敲打著眾人的心。
透過了仔細的閱讀,陳世青大體瞭解了海州府的現狀,海州府應該說屬於比較小康的地方了,大平原不說,又是水源充沛,雨水充足,所以農耕很發達。雖然地處沿海地帶,但是在海洲灣這個海灣的保護下,颱風什麼的,根本不會威脅到這裡的陸地生計問題,所以這裡的基礎農業是很發達的,在農業社會的清朝,這裡當然是個小康級別的地方。
所謂是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達,現在在農業社會里,靠著農業的先天稟賦極佳,所以海州府是很穩定的,吃飯問題從來沒有讓人擔憂過。另外因為靠近沿海,有大片的鹽場,鹽工幾乎就是全部的工人了,另外所謂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所以這裡還有大量的漁民,這就基本構成了本地的經濟三大結構。
農業生產,鹽場曬鹽,漁民打漁,不過要說清楚一點的是,漁民這一點可以忽略。因為古代沒有什麼汽車火車的,保鮮水平也不夠,漁民打漁不好儲存,也不好趕緊賣到外地去,所以只能維持本地的消費和生計問題,並不是主體,倒是漁民因為打漁的緣故,會經常出海,引發了一些海外的貿易,用海運的方式賺錢,這才是關鍵,所以漁民是三大經濟結構之一,支撐漁民到這個位置的,卻不是什麼打漁,而是海運貿易。
這是海州府的三大產業,應該說賬面數字上來看,都運作的不錯,產值很高,也確實有很強的生產能力,年年府庫充盈,可惜的是,沒有充盈朝廷的府庫!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不錯,農業先天稟賦很好,人力資源也豐富,為什麼就老百姓還是隻能勉強掙扎在溫飽線上呢?因為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的土地都到了大地主的手裡,一般的人只能給大地主打工種地,這怎麼可能會富裕呢?
貧富差距,還是貧富差距啊!
其他兩個產業也好不到哪裡去,鹽場是被朝廷嚴格控制的,官商勾結一下,就基本沒有普通老百姓什麼事情了。一般的老百姓,只能透過打工的方式賺點口糧,大量的利益都被鹽商賺取,官方也分去了一大塊,剩下一點才拿來打點各路神仙,官差,上司,分給鹽工當做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