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呢,我們總是說人手不足的,沒人當兵,沒人服役,也沒人跑船做工的,現在不是都有人了嗎,怎麼會認為人家是一個負擔呢?我倒是覺得這些人來了之後可以幫我的大忙,別的不說了,至少我們的工廠就再也不缺乏什麼工人了,不然的話,大家都去種地,誰來幫助我們幹活呢?”陳世青問道。
趙炳德是這個中古時代的人,沒有工業社會的概念,來自於農業社會的文官,以開墾土地,穩定治安是第一要素。他哪裡知道工業時代,哪裡有全球化的思想,哪裡有大航海時代貿易的脈絡呢,能想到的,也就是一個結果,那就是全部都要服從農業社會的特性。
聽著陳世青的話,趙炳德只覺得這是一個年輕人不服輸的精神而已,有一些奇思妙想,就認為自己是一個出色的官員了,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年輕人,似乎都有這樣的自負之心,就算是年輕時候的趙炳德,他也經常犯下這樣的嚴重錯誤。
所以,現在的他,才非常的希望陳世青不再犯下他的錯誤。
“大人,請恕在下直言,就這點小廟,容不下這麼多的大佛,來一個人兩一個人還行,要是真的來了幾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