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背景下,是康熙對西洋人科技文明的敬佩,因此,在這段時間之內,是大家各取所需,各有好處的時代,西方人收穫了他們一個傳教的禁地,中國收穫的是不少來自於西方的科技,雖然只是皮毛。
這段黃金時期維持了一段不少的時間,但是結束的時候,確實那樣的暴風驟雨。起因是因為康熙被歐洲傳教士的輕視,雖然他們口口聲聲的說康熙是聖明的東方天子,開明的古國君主,溢美之詞從不吝嗇,但是他們卻總是說康熙是如何如何的低於教皇和聖子的地位,總說一些康熙不是天下第一的一些言論。
對於一個傳統的中國皇帝而言,這是一種不能接受的評價,任何一箇中國的皇帝,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上地下無與倫比的。這從中國建立帝制,秦始皇統一中國的舉動開始以來就已經決定了,但是西洋人的政教合一,教皇和教派的地位高於國王和貴族的傳統,卻不能容忍中國人的這種傳統和作風,因此分歧產生了。
康熙由此極為的不滿,就算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就算是佛道兩教的聖祖,也是要排在皇帝的身邊的,在玉皇大帝的身邊為皇帝服務的。也就是說,在中國,皇帝是事實上的至高無上的人,他們可以尊重孔子,尊重佛道兩教的代表,但是,他們只是被尊重而已,皇帝可以選擇繼續尊重或者是終止尊重,皇帝仍然是獨一無二的至聖,這是不可改變的。
雖然因此產生了巨大的分歧,但是康熙覺得西洋人剛來中國,不瞭解中國國情有情可原,倒是也原諒了他們。這個時候開始,應該說滿洲貴族就已經被漢化的差不多了,康熙已經是一個地道的漢人,無論是血統還是文化,他都應該是一個漢人,只是不是漢族人,當然那個時代的漢族概念不深刻,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後來,持續的分歧終於產生了不可磨合的裂痕。當教派的行為和言論和康熙皇帝發生衝突之後,沒有得到康熙的嚴厲禁止,而是在艱難中前進的時候,西方人似乎搞錯了,判斷錯誤,以為康熙是容忍了他們,進而做出了更加大膽的事情,直接開始策動教派干政。
具體的做法,和在歐洲如出一轍,先籠絡教民,然後分化教民和國家政體之間的關係,讓教民們明白,教皇,教派是唯一,皇帝,國家是次要的,教皇和教派要凌駕於皇帝和國家之上。在這樣的思想之下,他們的干政,就必然要觸犯中國皇帝的最後底線,巨大的分歧到了不可磨合的境地,最終康熙下令封鎖了教堂,驅逐教眾。
此後,雖然仍然保留了許多的西洋人的工匠,畫師等人存在,但是卻絕對不允許他們和政治沾邊,只允許他們技術性的存在。而政治性的隔閡,也讓技術性的存在受到了極大的壓制,因此西方學習漢語的人數迅速的下滑,到了清朝乾隆末年,馬嘎爾尼訪華的時候,能夠使用漢語的人數,據說在整個歐洲也只有一百人左右而已。
應該說,清朝的閉關政策,也有積極的地方,就是在歐洲人全球大肆侵略的時代裡,遏制了他們的侵略傾向。英國人也好,歐洲人也好,都帶有侵略性的思想,他們回去的時候說的自己一臉的無辜,好像一切都是中國的統治者不夠開明,錯誤的拒絕了他們,高傲自大,卻絕口不提他們的那些無理的要求和非分之想。
伴隨著侵略思想的行為,必然會被拒絕,但是他們卻覺得是中國人的問題,這種巨大的隔閡,在這個時代裡,也只能變化成互相的疏遠。但是可惜了中國的一個發展機遇,如果中國當時抓住機會,努力擴張勢力,至少拿下東南亞和東亞地區,那麼現在也絕對是全球巨無霸了,何懼歐美啊?可惜了,太可惜了。
清朝在開疆拓土方面是不遺餘力的,所以被割去了無數的錦繡河山之後,他的江山面積仍然是明朝鼎盛時期的幾乎兩倍。不過,這裡就有嚴重的偏向性,明朝雖然在陸地國土面積上遠遠遜色於清朝,不如清朝能打,先打服氣了庫頁島,外興安嶺等外東北地區,然後征服東北,征服蒙古,政府新疆(明朝自始至終沒有佔領新疆寸土)。
然後,緊接著是加強了對西藏和雲貴川等地區的統治,該明朝的名義統治為有效統治,並且統治了臺灣島,和緬甸的幾次戰爭,也收復了許多在明朝萬曆年間丟失的,被緬甸佔領去的土地。可以說,在陸地方面,清朝做的很好,打的四處都是兵威,而且比起明朝,他們在越南和朝鮮甚至更加的強勢,有長期的駐軍和統治官員,也更讓這些地區懼怕。
明朝就好像是一個白面書生,雖然文質彬彬,讓越南和朝鮮溢美之詞不斷,人家卻不怕你,只是從你手裡拿好處而已。清朝是打出來的江山,以武立國,想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