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勢大,難以力敵。貧道經歷妖族、截教,兩次大劫。巫妖之戰,兩族敗落,道門得利。封神之戰,道門三教敗落,西方得利。鷸蚌相爭者,終難免為他人做嫁衣。今西方一家獨大,虎視三界。我等若是直纓其鋒,身後沒有聖人撐腰,必然難得成功。前次滅佛,是老君暗中默許,故而貧道才放手施為。今要制衡佛門,須得扶植一個新的、強大地勢力出來方可。”
昊天玉帝道:“真人的意思朕也明白,但現今三界之中還有哪家勢力足以與西方抗衡?唔……,妖族避居北俱蘆洲,數萬年發展,想必實力也絕不弱於佛門了。但天道終是站在人族一邊,妖族歸隱是必然的。朕身為三界之主,是絕對不能讓妖族復出的。其他,血海一族元氣大傷,巫族人丁稀薄,皆難以成事。算來算去,還是隻有真人的截教勉強有這個實力。此三界大事,真人切莫推辭!”
秦華笑道:“陛下看重,貧道本不該推卻。但我截教經歷封神大劫,一眾同門俱都心灰意冷,只願閉關靜誦黃庭,潛修大道。貧道雖在三界活動,不過是為了將教義傳承下去而已。掌教老師通天教主不回來,我截教在金鰲島潛修的千餘門人是絕對不會出山的。其實陛下何必四處尋找外援,想陛下為三界之主,手中大權在握,細心謀劃之下,未必不能遏制佛門之勢。”
昊天玉帝聞言急切地道:“想必真人已有定計,還請開誠坦言,朕願洗耳恭聽。”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佛制佛
卻說昊天玉帝急問秦華有何策可以制衡佛門。秦華遂輕笑道:“當年我道門一分為三,人闡兩教合流,此是所謂二教闡截分者也。當時三清各立大教,聲勢一時無兩,眾生無不仰望。誰能想到禍根就此便埋下了!道門三分,彼此之間免不了就會產生一些隔閡。你說你的好,我說我的是。各顯其能,意氣之爭漸漸擴大,以致不可收拾,最後刀兵相見,同室操戈,至令親痛仇快,思之令人心傷。”
昊天玉帝聞言,也沉默不語。想當年正是他硬要逼闡教十二仙首屈服,一手點燃了封神之戰的導火索。雖然封神之劫遲早都會來,闡截二教的矛盾也早就有了。但大戰如此這般開始,卻怎麼都與昊天玉帝脫不了干係。後來三教眾人都打紅了眼,故而誰也顧不上他玉帝。但現在面對截教中的秦華,又提起往事,昊天玉帝心中也有些再回首已百年生的感覺。
就見秦華似笑非笑地掃了昊天玉帝一眼,笑道:“當年之事,是我道門自己的矛盾不可調和,以致不死不休,與陛下本沒有多大幹系。今佛門大興,威逼天庭,垂涎東土,搶佔九幽之地,其勢銳不可當。只在人間被我法儒門人當頭一棒,算是稍稍挫折了一下。但地星之爭,本非道統之爭,而是為了整肅人道綱紀,保持人族的**性,故而不能長遠,也無損其大勢。”
玉帝聞言皺眉道:“既如此,該如何遏制佛門之勢?”
秦華道:“我道門三分而內鬥,自相取敗。今佛門一家獨大,外敵已基本不足為患。要遏制他,只能從其內部下手。我觀佛門之中派系林立,結構複雜。闡截二教均有,妖族散修也有,血海阿修羅族也躋身天龍八部眾。自成一系。有原本出自西方佛國的。也有更多四方來歸的。這些人能夠同登一門,所依賴的不過是佛門二聖及一眾核心佛陀強大的實力,所希求的不過是佛門大興所能帶來的好處。然而龍蛇混雜,聲勢固然浩大,卻不免稂莠不齊,免不了要各自拉幫結派。想那準提聖人智計深遠難測,卻也只能大封諸佛,將這些人分門別類地分封了出去,各自掌理一方世界了事。此策固然能夠奏效一時。但出身不同的各類門人之間地矛盾卻是根深蒂固,不可調和地。只要有足夠的外因利益誘導,不怕他佛門不滋生內亂,實力內耗不斷,無瑕擴張。”
昊天玉帝聞言表情變化不定,似喜似憂。半晌才對秦華道:“真人的意思是分而治之,以佛抑佛?然而準提智深如海,兼且又是聖人之尊。從古至今,除了真人能與他稍稍抗衡、逼得他不得不拋開身份以力相鬥之外。準提無不是算無遺策,謀無不中。若要想在西方搞分化,恐怕瞞不過他的耳目。”
秦華聞言心中苦笑道:那也是因為我仗著先知的優勢!若剔除了這個優勢,恐怕還是得給他耍的團團轉。哎,這準提智計神鬼難測,偏偏又是聖人之尊。實力強橫絕倫。智、勇相輔,那還不是擋者披靡?西方有如此人物,能夠大興,其實也不冤。但他大興卻不該拿我截教當做墊腳石!
當下秦華對昊天玉帝道:“陛下為三界之主,身份擺在那裡,明面上接引準提也不得尊重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