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3 / 4)

小說:截教小妖 作者:大刀闊斧

稷,冒死闖宮覲見,實乃死罪!臣乞二位太后,國不可一日無君。先文王駕崩,海內震慟。二王子姬發聰敏仁厚,文武兼備,正是人君之象,可以繼承大統,穩定朝綱,震懾天下。請二位太后降下懿旨,使二王子繼位。”

太姜道:“立嫡以長,乃是祖宗家法,豈可悖亂!今我兒姬昌雖死,尚有長子伯邑考在世,當立為君。豈可更立姬發,有失人臣之望!”

姜子牙道:“伯邑考仁德俱不足以稱王。況且文王駕崩,又栽贓陷害親弟於不義之地,大失仁君之德。目今叛逃在外,生死不知。如此惡毒之人,豈可繼承大位?臣啟太后,宜早立新王,穩定社稷。否則江山不穩,為他人覬覦,黎民遭殃。悔之晚矣!”

太姜和太姬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深深的憂慮。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伯邑考不知蹤跡,其餘諸子皆無繼位的能力。雖然周公旦等人頗有賢名。然而顯然不符合姜子牙這位統兵大將的心意。若要保的姬姓天下不失,恐怕也只得聽從姜子牙之意,立姬發為王了。

雖然二位太后也聽到傳言,說姬發弒父。然而為了江山社稷地安定,卻也只得選定姬發。

當下太姜思忖熟稔,點頭對姜子牙道:“既然姜太師以為可以,那邊照準執行吧!我二人這便發懿旨。召叢集臣上殿,立姬發為王。”

姜子牙一番威逼,得了太后懿旨,當下傳令百官。集齊大殿議事。百官見是太后有旨,不得不來。姜子牙乃調兵封鎖宮門,宣太后詔,冊立姬發為王。群臣大譁,一片反對之聲。

姜子牙見狀大怒,以抗旨不遵之罪連殺大臣七員。最後端坐後宮的太姜和太姬坐不住了,上朝堂震懾百官。群臣這才絕了議論。卻也是頗不心服。周公旦、毛公燧等人見大勢已去,不得已率領群臣朝拜姬發,一場宮廷鬧劇這才平息。然而姬發雖然得了軍隊支援,坐穩了王位,但究竟得了多少大臣擁護,恐怕連他自己都心裡沒底。

如此,西岐罷兵事一年,為文王守孝。姜子牙把持軍政大權,一應事務倒也井井有條。西周國事穩定,竟沒有出大亂子,新佔領的地區也加強了統治。南伯侯鄂崇禹率領麾下二百小諸侯入西岐朝賀更是讓西岐的聲望上升到了頂點。

與此同時,北伯侯蘇護竟也意外地上表表示歸順西周。姜子牙得書大喜,姬發下旨慰勉。命仍為北伯侯之位。掌管麾下二百諸侯。使派兵,憑其威望。很快便將麾下二百諸侯整合在了一起,如同鐵桶一般。

金鰲島,正在參悟誅仙劍陣和萬仙陣奧妙的秦華睜開眼睛,對通天教主說道:“老師,目今人間連番大戰,封神榜上已有一百二十七位上榜,其中到有一半是人族將領和頗為忠義文官。估計等到西周滅商,商朝文武殉國之後,這個上榜的人數會提升到二百人以上。餘下這一百多個神位的空缺如何才能填滿?”

通天教主道:“這是原始天尊該苦惱地問題,你何必操心!專心修習道法,不可三心二意。”

秦華聞言,閉目靜坐了去,稍時,卻又開眼道:“流波山中來了客人,且容弟子前去迎接一

通天教主點頭同意。秦華起身稽首而去,出了金鰲島,駕雲來到流波山。高明高覺等人見秦華回來,俱各欣喜不已。卻見一人緩緩從洞府中走出,正是十太子陸壓。

秦華連忙稽首道:“多謝道友此番相助之情,秦華銘感五內。”

陸壓稽首還禮,聽秦華稱呼自己為道友,自思自己已脫離妖族,如此稱呼倒也可以,當下口中說道:“陸壓受道兄大恩,些許小事,何必言謝!那姬發弒父之名已經坐實,雖然當上大王,然而根基極為不穩。目今申公豹和雷震子兩位高足均已逃離西岐,未知道兄可有什麼打算?”

秦華笑道:“暫時讓他們潛伏下來,此事還是要看機緣。倒是道友今番相助於我,恐遭原始天尊忌恨。不如就在我這裡住下,等待大劫結束,如何?”

陸壓稽首笑道:“道兄盛情,貧道敢不從命?”頓了頓,又道,“當日我往西方聯絡鯤鵬,今聞鯤鵬已投奔了血海冥河老祖,二人聯手,幾乎將整個地府佔據。只有陰司、陰山、奈何橋、輪迴臺這一條線二人不敢染指,方才能使人間輪迴得以正常執行。這鯤鵬當年得了鴻蒙紫氣之事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何以行事竟不知收斂?貧道百思不得其解。道兄前次既然指點我去西方尋他,而他竟然也肯痛快地出手對付西方教。貧道想,道兄一定知道其中原由。不知可否見告?”

秦華笑道:“此事我也知道的不多。不過當年我身為知情司少監,也曾下力氣打探過鯤鵬的蹤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