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1 / 4)

中國與美國:217年的理解(2)

幼童的悲劇

在1872年至1875年間,120名9至15歲的中國少年分四批被送往美國,按照派遣他們的李鴻章的期待,他們將在這裡學習語言與技術,並最終進入軍事學校,以便將強兵之道帶回中國。他們還被要求在漫長的學習期間,保持中國文化的傳統,在目睹火車、電報、*這些新事物的同時,恪守三綱五常的中國內心。

來自有著5 000年曆史的中央帝國的十幾歲的少年,與不過100歲的年輕國家的相逢,最終通向了一個令所有人驚歎的方向。在有關人類命運的描述中,沒有比描繪青年人的成長、變化更令人怦然心動的題材。年輕的生命睜開雙眼,努力捕捉世界每一點細微的變化,並迅速而深刻地被新環境重新塑造。一群幼童,在一片迷惘中來到一個他們從未聽說的國家,置身於一個與童年記憶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短短几年內,他們幾乎成長為與生養他們的國家毫不相關的一代人。

的確,在那一群幼童中,詹天佑、唐紹儀等出類拔萃之輩,是近代中國的主要締造者,他們引進了鐵路、電報、海軍與現代外交。後來的研究者可以在洋務運動之後所有的重大歷史事件與這些留學歸國幼童間建立聯絡。於是,我們看到在甲午戰爭變成了中日兩國留學生的戰鬥,是一場哈佛、MIT、普林斯頓的同學們彼此間的較量。

“我從沒見過有那麼高的摩天大樓……這裡有煤氣,有自來水,有電鈴,還有一種‘升降梯’……”一位叫李恩富的幼童在後來的*中寫道。他還就第一次見到的鐵軌評論說:“我實在不明白,什麼樣的車可以在上面行走,而且據說是被‘火’推著。”接下來的冒險似乎更有趣。在那些與私塾迥異的學校裡,他們擁有了自己的綽號——“老猶太人”、“小旋風傑克”或是“比目魚”,他們脫去了錦緞小袍,剪掉辮子,穿上運動裝,打橄欖球,騎腳踏車,打獵,野營,與那些金髮碧眼的姑娘們跳舞,他們還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吻……他們的表現是如此出色,在他們中一位叫鍾文耀的幫助耶魯大學的賽艇隊連續兩年戰勝了哈佛,在畢業典禮的表演節目單上,他們佔去了7個節目中的4個,他們還令人嫉妒地、輕易地贏取 了姑娘們的芳心。所以,當他們最終不得不回國時,為他們送行的美國人看到了這樣一幅景象——“不少人戴著眼鏡,悠閒雅緻的神情就像當地的新英格蘭人”。

流傳至今的兩張反差極大的照片,為幼童的命運改造提供了再恰當不過的隱喻,它明確無誤地顯示出歷史的可能性:第一張照片攝自6位少年剛剛到達舊金山時,他們頭戴瓜皮帽,寬大中式的長褲長褂使他們的身形顯得極度瘦弱,他們表情呆滯,卻又過分老成;幾年後,這其中的4個人加上另一個人,除去西裝所帶來的著裝的改變,他們的表情令人驚歎,這些少年英氣勃發,雙目炯炯有神,自信而堅定。

如果10年時間足以重新塑造一個群體,那麼對於更為遼闊的中國而言,這種可能性也同樣存在。事實上,作為中國參照座標的日本,就成功地做到了。在明治所代表的一代人的時間裡,這個在美國海軍准將佩裡的艦隊面前屈辱的國家,就變成了西方之外最強大的新興權力中心。

但歷史的悲劇性正在於此,你明明看到了未來,卻不得不由於難以駕馭的力量,而滑向了相反的方向。這群被緊急召回的幼童在整個成年的歲月中,又回到令人窒息的環境。就像剛剛到達美國時,舊金山給他們帶來的震驚一樣,當他們回到上海時,他們被更大的震驚所俘虜。沒有他們假想中的微笑的人群與親人,一位陸姓的迎接者用獨輪車來接他們,於是他們異國的裝束與神情,暴露在嘲笑的人群中,而且時間漫長。在未來的歲月中,他們中的一些人依靠與眾不同的教育獲得了超然的成就,他們成為了中國鐵路、電報、礦山的開創者,成為了民國總理,李鴻章與袁世凱的幕僚或是孫中山的支持者。而另一些人則被迅速遺忘,一些人在戰爭中悄無聲息地死去,惟一相同的是,由於共同的奇特背景,那10年境外成長的經驗,將他們塑造成中國社會的局外人,在從北京到香港的廣闊的空間,從1881年到20世紀40年代的漫長歲月中,他們幾乎再也未能感受到新英格蘭空氣蘊涵的歡樂。他們中最勇敢的兩位譚耀勳與容揆,拒絕了歸國的命令,他們已經離不開這個更開闊與自由的新世界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中國與美國:217年的理解(3)

“最年輕的列強”

1899年的門戶開放政策,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