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艘中國艦船,在好望角遇到風浪,險之又險的駛入福爾斯灣避難。
待風浪稍弱,才繞過風暴角,來到荷蘭殖民港口開普敦。
開普敦已有數百居民,但荷蘭人僅百餘名,剩下的全是東南亞土著。這裡已經不愁糧食了,但還無法修補船隻,憑藉荷蘭總督的書信,眾人補給了一些淡水和食物。
在北邊的葡萄牙殖民港口,足足耽擱了一個月,主要是為了修補受損船隻。
此時此刻,克倫威爾已經病逝三月之久,兒子查理·克倫威爾繼任護國公,十多年來積累的英國矛盾徹底爆發。
主要是文官和軍隊之間爭鬥,查理·克倫威爾試圖倚仗文官力量,軍官們對此表示強烈反對。而那些文官,也對軍隊極為仇視,認為軍隊不該干預議會運轉。
議會依舊存在,但只有下議院,而上議院還未恢復。
文官基本是來自下議院計程車紳階層,他們透過克倫威爾造反而掌權。同樣的,軍隊也是跟著克倫威爾崛起,大部分來自市民階層和鄉紳階層。雙方曾經是革命夥伴,但在處死國王之後,就陷入勢如水火的仇視狀態。
核心矛盾就是,英國該由文官治理,還是由軍官來治理,由此長期進行權力爭奪,也就克倫威爾活著時還能鎮住。
查理·克倫威爾是在蜜罐中泡大的,他在革命時寸功未立,軍隊又怎麼可能鳥他?
當查爾斯坐船抵達葡萄牙時,英國議會的文官們透過決議,限制軍隊不可以干擾政治。那些高階軍官,開始逼迫查理·克倫威爾解散議會。
查理·克倫威爾無奈,被迫解散議會,給予高階軍官更多權力。
高階軍官剛剛消停,低階軍官們又行動了!
克倫威爾死後,軍隊待遇越來越差,議會文官和高階軍官,根本不顧底層士兵的死活。於是低階軍官互相串聯,帶著士兵衝進倫敦,將護國公府給團團包圍。
“他們想幹什麼?我都已經把議會解散了!”查理·克倫威爾又驚又怒,躲在家裡瑟瑟發抖。
顧問回答:“他們要求重組議會。”
查理·克倫威爾沒想明白:“軍隊不是讓我解散議會嗎?怎麼剛解散又要重組?”
顧問說道:“要求解散議會的是高階將領,要求重組議會的是低階軍官。沒有議會,就無法提高士兵待遇,這些低階軍官其實是想漲工資。”
很明顯,克倫威爾一手締造的軍隊,軍隊高層與低層已經割裂了。
“你出去跟他們說,我會再次召集議會的。”查理·克倫威爾說道。
剛剛解散一個月的議會,就這麼非常離譜的重新組建。
但是,議會重組之後,文官們再次打壓軍隊,而且死活不給士兵漲工資。這個舉動,把高階和低階軍官逼得聯合起來,再度強行驅散議會,組成一個叫“安全委員會”的臨時軍政府。
查理·克倫威爾,亨利·克倫威爾,兩兄弟被逼著發誓,此生不得再做英國護國公,軍政府會給他們安排房子和發放年金。
克倫威爾家族就此失勢,護國公印章被劈成兩半。
混亂才剛剛開始,全國上下,都不服這個軍政府。而軍政府內部,軍官們也開始爭權奪利。
率軍駐紮蘇格蘭的喬治·蒙克,聽說倫敦局勢混亂,藉口保衛議會,帶著軍隊向倫敦進發。這位老兄最初是保王黨,被俘之後投靠克倫威爾,他想趁機攻佔倫敦,再迎回英國王室後裔,攜擁立之功獲取更高爵位。
這貨率軍移駐特威德河畔,也不直接去倫敦,停下來發出檄文,等著保王黨、資本家和文官前來投奔。
此時此刻,查爾斯已經在葡萄牙,跟自己的母親匯合,母親身邊還有流亡的保王黨。
四艘中國軍艦,十多艘葡萄牙軍艦,浩浩蕩蕩朝著倫敦殺去。
還沒靠近港口,三十多艘英國軍艦,就團團圍上來準備打仗。
“升旗!”
查爾斯下令。
英國王室旗幟,在桅杆上冉冉升起,那些英國戰艦立即停止前進。
一個海軍軍官坐著小艇過來,扯開嗓子問道:“船上是哪位王室殿下?”
查爾斯趴在船舷上回答:“我是英格蘭、蘇格蘭及愛爾蘭國王查理一世之子、已經加冕的蘇格蘭國王查理二世!我現在即將回到倫敦,拿回屬於我的英格蘭及愛爾蘭國王之位。我回來了,我將給予海軍軍官及士兵應有的待遇!”
那軍官聽了異常激動,立即划著小艇回去。